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當代洛陽 >> 展示我家鄉 >> 瀏覽洛陽

參駕店:轘轅關下的千年古村

2015/3/25 16:40:25 點擊數: 【字體:


參駕店:轘轅關下的千年古村

老戰士陳慶章

參駕店:轘轅關下的千年古村

村里的超市

 
    (偃師網 李向陽 高翔 訊)鄰近偃師與登封、鞏義交界處的參駕店村,在偃師自古聞名。它南與登封隔嵩山為鄰,北與鞏義魯莊相望。207國道穿村而過,轘轅古道、十八盤故道交匯于此,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舊時為偃、登、鞏邊界經濟貿易集散地,今天則保持著繁榮發展的勢頭。日前,記者采訪了位于轘轅關下的府店鎮參駕店村。

    嵩洛古道 千年古村
 
    “走緱氏,盼府店,不遠就是參駕店”,這句偃師人耳熟能詳的交通諺語,道出了參駕店自古以來在嵩洛古道上的重要地位。

    關于參駕店村名來由,對參駕店村史文化有研究的該村“文化人”李占座介紹說:據明弘治《偃師縣志》載:“宋太宗避暑嵩山之上,耆老朝參于此,后以為店,因名。”有文字記載參駕店得名始于宋代;還有漢武帝封禪嵩山時,眾官在此參駕而得名和武則天封禪嵩山時百官參駕之說。距今最近的傳說是,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曾在該村杜家駐蹕,有官員、鄉紳前往“參駕”朝拜。看來,自古以來,參駕店是帝王封禪、巡幸嵩山的必由之路、駐蹕之所。

    參駕店東南三四里處就是聞名天下的轘轅關。據《元和郡縣志》載:“轘轅山,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復回,故曰:轘轅。”歷史上,由洛陽通往豫東、豫南及荊楚、江浙一帶的轘轅古官道穿村而過。因此,曹植在《洛神賦》留下了“背伊闕,越轘轅”的句子,標明了他的行走路線。

    從207國道向北,走進參駕店村,街道上兩層紅磚小樓鱗次櫛比,正巧趕上十天一次的大集市,趕會的人熙熙攘攘,集會熱鬧非凡。水果攤上,哈密瓜、美國大李子、柚子等各式水果琳瑯滿目,讓人產生一種如同置身于城里超市的錯覺。“俺這集市吃食可全了,城里有的俺這兒都有,您城里沒有的俺這兒還有,小米、蜀黍,還有各種山貨都新鮮,城里可吃不著啊。”一位來自登封的賣水果老漢自豪地說。

    參駕店商業繁榮。村民楊府查說:“參駕店東西大街長3里,是嵩洛古道的一部分,后來在民國時修偃登公路才改道了。明清時期,俺村是遠近聞名的糧食集散地,商貿業發達。建筑都是臨街建造的門面房,屬于典型的傳統商業街。”記者看到,現在的老街上,還有一些保存完好的臨街門面房,后面是或兩進或三進的四合院,建筑很有特色。在該村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古香古色的寺廟:東昌寺和香山寺,其中東昌寺最早碑刻記載,重修于乾隆九年(1744年)。兩座寺廟都位于嵩洛古道的路口,見證了參駕店古街道的悠久歷史。
   
    物資集散地  革命老區村
 
    1944年5月,洛陽淪陷。根據毛主席開辟豫西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方針,9月,皮定均、徐子榮率領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從林縣誓師南下,建立了以佛光峪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據地。“當時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的糧食供給和生活用品,不少都是在咱們村置辦,然后運到佛光根據地的。”村民李占座說。
       
    日本占領登封后,經常到參駕店一帶掃蕩,參駕店村民自發組織“紅槍會”保護村民安全。豫西抗日根據地建立后,該村在“紅槍會”的基礎上組建了民兵自衛隊,后來府店區干隊成立后,他們又加入了府店區干隊,參加敵后抗日斗爭。1945年5月少林區成立,隸屬于偃師抗日民主政府,擔任區長的黨員韋念銘將和尚釋永貴和參駕店人和彥培養為副區長,和彥后來犧牲。
       
    老十八盤是洛陽到登封的主要通道,參駕店民兵曾多次配合“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在此伏擊過往日偽軍;也曾多次配合八路軍到登封郭店村同駐扎的日偽軍作戰。楊府查的父親就是當年同日軍作戰的民兵之一,年過六旬的楊府查拿著父親用過的紅纓槍和大刀,仍然激動不已。他說,1944年12月初,日寇糾集洛陽、偃師、鞏縣、登封、伊川等八縣的日偽軍1000多人,在日軍聯隊隊長梅協的統一指揮下,分六路向佛光峪進攻,企圖一舉蕩平佛光峪抗日根據地。咱們偃師的抗日軍民得到日偽軍要來“掃蕩”的情報后,立即進行了動員,投入到反“掃蕩”的斗爭之中。12月4日拂曉,從登封縣出動的一路日偽軍,在老十八盤段遭到“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和參駕店村民兵的伏擊,共擊斃日偽軍5人,該路日軍被迫撤退。
       
    作為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皮定均和徐子榮率領支隊機關和警衛連曾多次駐扎參駕店村,指揮部隊在轘轅關一帶同日偽軍作戰。拉鋸戰期間,日本侵略軍為了報復,多次到該村燒殺搶掠。村民陳旺被捆在樹上開膛挖心;村民楊金柱的母親出村時路遇日軍,被抓住四肢扔到村北溝活活摔死,楊金柱趕去救母時也被同樣的方式活活摔死。日軍士兵又對村民杜占東采取灌辣椒水、對其他村民用火燒皮膚等殘忍手段逼迫村民們供出皮定均部隊活動情況,村民們至死不說。日本侵略軍的暴行,激起了村民的憤怒,青壯年紛紛加入到抗日斗爭的隊伍行列。據統計,該村參加“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的村民有130余人,其中30余人跟隨皮定均和徐子榮南下,并參加了中原突圍和解放戰爭。解放戰爭中,該村就有8位烈士為國捐軀。該村隨軍南下的楊紹坡,在新中國建立后任南京軍區某軍副軍長。作為革命老區,參駕店村人民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做出了貢獻。
       
    記者來到87歲抗日老戰士陳慶章家。1945年春,18歲的陳慶章參加了府店區干隊, 1945年7、8月間他跟隨區干隊參加了安灘保衛戰,9月份又參加了進攻登封郭店村日偽軍之戰。后來,從區干隊加入八路軍獨立團衛生所,并隨皮部南下,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隨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先后在淮海戰役中榮立特等功、渡江戰役榮立一等功,進軍大西南榮立一等功,貴州土改榮立一等功,解放后在偃師百貨公司工作至離休。如今,老人雙腿因戰爭年代的磨難而變形,行走十分艱難。老人衣著樸素,過著平靜的生活,令我們肅然起敬。老人卻說:“比起我那些犧牲的戰友,我已經很知足了。”
 
    告別吃水難 舊貌換新顏
 
    參駕店村轄18個村民組,4390口人,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自然山林面積13000余畝,耕地面積2400畝,全部為坡嶺旱地。
       
    山區村有個共同特點——吃水難,參駕店也不例外。“俺村家家戶戶一個大水桶,一個大水池,都是用來儲存生活用水的。1998年以前吃水是一件很難的事。那時候,俺村經常到周邊村鎮買水吃,最遠還跑到登封。還有外邊人拉著水罐車來村里賣水做生意。”村黨支部書記陳麥鬧說。
       
    1998以來,在偃師市相關部門幫助下,下撥100余萬元,群眾集資45萬元,參駕店村打了兩眼370米深的水井,建水塔4座,鋪設管道26000余米,建設了相應配套設施,緩解了該村吃水難問題。其中,250戶村民自來水安裝到戶,500戶村民享受到定點供水。從此,參駕店告別了吃水難的歷史。
       
    我們在該村文化廣場看到,又一眼深井正在施工中。據介紹,該深井建成后,將徹底解決該村群眾的吃水難問題。
       
    近年來,上級幫扶資金60萬元,村里自籌20萬元,總投資80萬元,分兩期硬化了通往207國道出村路和連接鞏義邢村的出境路共2100米,為該村的經濟發展拓寬了道路。我市財政、交通部門“村村通”工程扶持資金110萬元,群眾捐獻、自籌資金90余萬元,硬化了全村的所有街道16000余米,主街道全部安裝了路燈并進行了綠化,村容村貌有了巨大變化。
       
    吃水、出行問題解決了,村民們也開始仔細琢磨增收問題。目前,參駕店已從單一的糧食種植,發展為糧、棉、果、蔬等多種種植,其中核桃種植就達600畝;發展規模化養殖業,建成規模化養豬場5個,生豬存欄1000余頭;規模化養雞場4個,養殖肉、蛋雞2000余只。參駕店村還充分利用鄰近207國道及少林寺的地域優勢,發展飯店4家、便民超市8家和旅館等服務行業,第三產業的興起帶動了村域經濟的蓬勃發展。
       
    千年古村參駕店,如一只浴火的鳳凰,正在經歷著蛻變和新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偃師網(2014-08-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