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洛陽

河南洛陽:花卉升級 “城市名片”走向“國際品牌”

2013/9/18 17:26:19 點擊數: 【字體: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美麗的牡丹,是洛陽人的驕傲,是國人心中的奇葩,更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從一個城市的節日上升到省級,再升格到國家級,這對洛陽,對洛陽牡丹花會來說,絕不僅僅是名稱上的改變!

  “緊緊圍繞牡丹做文章,洛陽的牡丹盛會想不傾國傾城都難!”

  2010年9月,全國和省、市有關專家在洛陽舉行的牡丹花會升格座談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胡惠林教授提出,國色天香的牡丹可謂家喻戶曉,洛陽牡丹甲天下,吉祥、美滿、富貴的象征意義更是國人的追求。在洛陽舉辦全國性的牡丹盛會,既有傳統的文化底蘊,又有民眾的認知度,更有先發優勢。談及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未來,胡惠林教授更是滿懷希望。

  與胡惠林一樣,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賈旭東幽默地提出,洛陽如果緊緊圍繞牡丹做文章,集思廣益挖掘牡丹文化的內涵,洛陽的牡丹盛會想不傾國傾城都難!

  兩位專家的話,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牡丹花會升格,絕不僅僅是一次名稱上的改變,而意味著洛陽牡丹花會在實現了這次“美麗轉身”后,將成為一場國家的盛會,國際性的節日。

  的確如此。經過多年的歷練,洛陽牡丹花會已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旅游的盛會,中華文化向國際展示的窗口,國際文化、經貿活動的重要平臺……這些都為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節會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不僅如此,自花會舉辦以來,接待過胡錦濤、江澤民、賈慶林、周永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累計接待來自世界各地及港澳臺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來賓3000多人,牡丹花會不僅是洛陽對外交流的紐帶,而且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多彩橋梁和世界了解中國的美麗名片。

  那么,升格以后的牡丹文化節,又將朝著怎樣的方向努力,給洛陽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市委、市政府向文化部遞交的一份《舉辦“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可行性報告》給出了答案: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將實現新的提升,成為國際品牌文化節會。

  這也就意味著,升格之后,牡丹花會這張昔日的洛陽名片將成為洛陽未來城市發展的“金字招牌”,成為一個世人矚目的“國際品牌”。

  努力實現牡丹特色和影響力、辦會水平和內容、文化內涵和群眾參與水平、經貿活動內容和旅游檔次的更大提升,成為國際旅游的盛會,中華文化向國際展示的窗口,國際文化、經貿活動的重要平臺。

  這張“國際品牌”是何模樣?負責起草這份報告的市廣新局文化產業科科長古付先告訴記者,具體來講,洛陽牡丹花會成為國家級節會后,將在突出牡丹特色、彰顯文化內涵、突出國際性和群眾性、堅持市場化方向等方面會實現更大提升,活動內容會更加豐富,辦會水平會進一步提高,牡丹文化節將會成為國際旅游的盛會,中華文化向國際展示的窗口,國際文化、經貿活動的重要平臺,廣大人民群眾的盛大節日,為傳承牡丹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造福洛陽乃至全國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牡丹特色和影響力會有更大提升。圍繞全面提升牡丹特色,牡丹文化節會成為集牡丹種植技術推廣和交流、牡丹產品交易、牡丹文化研究挖掘的綜合性盛會。通過擴大牡丹種植面積,提高種植技術和市場化程度,研發牡丹新品種和系列產品,加快牡丹商品化產業化步伐。全面提升牡丹園建設管理水平,科學劃分早開、中開、晚開牡丹園,形成園以花勝、花因園異、各具特色、相映成趣的牡丹觀賞體系。

  辦會水平和內容會有更大提升。通過認真總結28年來舉辦牡丹花會的成功做法和經驗,積極借鑒國內外著名節會辦會經驗,今后的牡丹文化節,將更加突出人文性、時尚性、休閑性、群眾性和開放性;將加大對開幕式和旅游有關系列活動的策劃力度,提升演藝、文化會展水平,實現節會活動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鏈接。將充分利用洛陽的文化優勢,加強與世界友好城市的聯系交流,邀請國際知名文化、演出組織參與文化節活動。深化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努力引進培育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使牡丹文化節成果更加豐碩、影響更加深遠。

  文化內涵和群眾參與水平會有更大提升。依托洛陽歷史文化資源豐厚和牡丹文化節人氣旺、影響大的特點,突出時代主題,整合現有資源,進一步提高文化品位,豐富文化內涵。舉辦國際文化論壇等高規格的文化交流活動,擴大牡丹文化節的國際影響。深入挖掘群眾文化、河洛文化、牡丹文化、民俗文化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內容,提升水平,使其成為有全國影響的特色文化活動。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機遇,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培育壯大一批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為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創造條件。

  經貿活動內容和旅游檔次會有更大提升。按照國際性節會標準,把牡丹文化節辦成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展引會、招團引游的平臺,積極引進國際重大文化經貿活動,促進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搞好景區軟硬件建設,豐富文化元素,提升服務質量,創造更多效益。充分利用牡丹文化節平臺,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和大遺址保護的宣傳展示工作,舉辦全國旅游產品、旅游商品交易會和國際上有影響的文化會展、交流活動,推動文化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園林網 2013-6-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