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洛陽

“揭頂分塊”,西沃石窟“大搬家”(2)

2014/1/6 10:56:57 點擊數: 【字體:

    按照施工安排,1997年6月25日是最后起吊的日子。當兩臺35噸吊機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號石窟塊體吊上岸后,現場一片歡呼聲。

    意外又出現了。

    一群西沃村民擋在運輸車前,要求把西沃石窟留在西沃鄉境內。雙方僵持到深夜,運輸車只好留在了西沃鄉政府。直到7月6日,才被運到千唐志齋。

    事實上,自石窟決定搬遷起,就有多地爭奪石窟復原地,呼聲最高的有龍門石窟、西沃鄉和千唐志齋。最終確定為千唐志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同時又節約經費。

    復原工作是一項精細活。確定復原地在千唐志齋時,專家們開始按設計進行基礎處理。考慮石窟原來面臨黃河,在砌筑石窟基臺時,還特制了七根水泥挑梁,營造下有棧道、面對黃河的氣氛。

    因千唐志齋向北幾十米即為隴海鐵路,復原石窟的朝向,改成坐北朝南。

    把七塊石窟雕刻連在一起后,為消除塊體間切縫痕跡,專家們用環氧水泥將縫封牢,再一點點把表面鑿平。

    石窟正面基本恢復原貌,但背后既不協調也不穩固。專家們就用毛石將背部、頂部和左右兩側包砌成一體,外形成為一個自然小山頭形狀,既穩定又加強了藝術效果。

    石窟按原貌恢復好后,文物專家開始了最后工序,把石窟雕刻表面的殘留聚乙烯醇和灰塵污物清洗掉,再將新砌的正面做舊,使新老巖石色調協調。

    至此,這座北魏石窟原貌重現。專家們又修建了一座仿古保護殿堂,使得其“石佛寶殿,喬遷新居”。

    之后經一年多觀察,復原石窟沒有出現裂痕和沉陷。1999年6月8日,西沃石窟整體搬遷工程,順利通過了國內文物專家驗收并受到了專家好評。

    西沃石窟的搬遷,專家們付出艱巨努力,工作也是完美的。

    但脫離了原來環境的西沃石窟,也有一些遺憾。這一點,文物專家們感受更深。

    “文物的價值賦存于文物本體和其所依附的環境,尤其是不可移動文物。它們的遷移,必然造成文物價值的損失。而文物的遷移保護不僅僅是工程問題,更要全面搶救歷史遺跡和信息,并盡可能深入地發掘研究。”河南省古建所專家李中翔撰文道。

    宮大中則告訴記者:“西沃石窟遷址,損失有三點,第一,黃河漕運古渡口、古棧道和測水位功能消失;第二,原址可望而不可即,驚險且神秘。遷址使神秘感化為烏有;第三,遙相呼應的空間感和立體構圖遭到保護性破壞。石窟東西區原本相距15米,各自就山崖地勢自成獨立文化區域,東西遙相呼應,疏密相間,立體構圖顯得顧盼生姿。復原后可能是基于集中保護,將東西區合為一體,失去了原有布局的真實性。”□記者 盛夏 實習生 李夢竹 通訊員 王亞飛【原標題:“黃河南岸懸崖上的西沃石窟”系列3 “揭頂分塊”,西沃石窟“大搬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2年11月28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