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洛陽

河洛姓氏源流系列八:油鹽醬醋都是姓

2013/9/17 9:56:40 點擊數: 【字體: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人離不開,絕非尋常物,若遇到這個姓,我們萬不可笑話打趣。

  我市有位讀者,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姓,他提醒我說,寫這幾姓的時候,請再加一個“酒”,因為他就姓酒。他在洛陽市檢察院工作,老家在濟源市坡頭鄉毛嶺村,那里有二三百人姓酒。他的意思是,酒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同類,都是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放在一起寫,帶著煙火味。

  洛陽真是人文薈萃之地,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幾姓,我市都有,不但有,而且可以延伸,挖出一些奇姓。譬如,柴姓后面有姓木的,李村鎮、諸葛鎮都有。米姓后面有姓豆的,偃師城關鎮有10人。油姓后面有姓水的,偃師城關鎮有2人。鹽姓后面有姓姜的等。

  先說這柴姓,倒是常見姓。后周的時候,柴姓還做過皇帝(后周世宗柴榮)。《水滸傳》中仗義疏財的小旋風柴進本是后周世宗皇帝的后代,人稱柴大官人,專愛結交江湖好漢,大家也都知道。

  柴姓源于炎帝,出自春秋時期齊文公十八世孫高柴。高柴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叫柴舉。柴舉的后代就以柴為姓,世代相傳,目前全國約有80多萬人。

  米姓雖是一粒米的意象,起源卻有6個說法,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目前有50多萬人。這個姓有一個大名人頂著門面,他就是北宋大畫家米芾,他自己考證說,米氏最早源于春秋時的楚國,在此不多講了。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時已有人以油為姓。目前,油姓分布于山西、山東、安徽、河北、吉林、陜西、云南、臺灣等省。除漢族外,少數民族中也有人以油為姓。

  鹽姓的來源,一說因避難改姓。公元前538年,賴國被楚國滅掉,賴國子孫逃難,得一鹽商救濟,為感謝鹽商,遂改姓鹽。另一說與春秋時期河南鹽商有關聯:河南嬴姓伯益的后裔中有個叫子的人,善制鹽,周孝王讓他負責制鹽,使鹽業得到很大發展。周孝王賜他姓鹽,其后人承襲鹽姓。

  醬姓起源不詳,人數較少。2007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開展全國罕見姓氏搜集工作,發現最難找的就是醬姓,最后只找到6男8女14個人,分布在云、貴、川、鄂、豫地區,分屬漢、苗、侗、白4個民族。更讓人吃驚的是,在14個醬姓人中,竟有兩個同名者——醬豆腐,兩人年齡相差2歲,都來自湖北省隨州市——只因醬豆腐是當地名菜。

  醋姓第一源出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饋食禮祭司醋人,是西周君主與王公舉行祭拜祖先儀式時的專職祭司,是以職業稱謂為氏。第二是源于地名,出自隋、唐時新鄭醋溝,是以居邑名稱為氏。當時新鄭東郊有不少讀書人,雖有知識卻很窮苦,為了生活,只好釀醋賣醋。這些人用驢馱醋,到城區叫賣。因其舉止斯文,不同于一般醋販子,遂被人們稱為“醋子”,俗稱“酸文人”,這就是后來所謂“酸文人”的由來。他們居住的地方有一條淺淺的溝壑,是為“醋溝”。    

  茶姓第一個淵源,出自上古神農氏炎帝陵寢,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神農氏炎帝發明了茶,他去世后,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護陵族人因地為姓氏,稱茶氏。第二出自姜尚(姜太公、呂尚)之后裔,其子孫在齊國為茶師,侍奉國君用茶,后逐漸成為各諸侯國中的茶大夫,喚茶正。其后人以此為姓氏,稱茶氏。第三源于開明氏,此處略去不述。

  以柴米油鹽醬醋茶為姓,頗有意趣。常言道“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說日常生活中,這七件事總離不開,若無這七件事,便不是生活了。姓這些姓的多為平民,平日里經營生活,倒也自得其樂。但這類油鹽醬醋之事,饑荒年卻難以維持。我記得有一首詩,出自晚清一位老秀才,他當時住在長沙,除夕之夜沒吃沒喝,孤零零住在一座破廟內,滿腹辛酸地吟道:

  柴米油鹽醬醋茶,無錢去買又無賒。

  思量只好將身賣,問遍長沙不要爺。

  可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不是尋常之物,人家姓了這個姓,我們遇到了,或打趣。起碼在那饑荒年月,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諸多姓氏都沒吃的,可人家這幾姓畢竟占有幾樣可以入口的東西,足可安慰也……(孫欽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市委統戰部 2011-0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