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段偉朵文圖
本報洛陽訊“我的‘瓶書’拿到國家專利了!”18日,記者接到“瓶書”達人李一浩打來的電話,從1990年開始研究用瓶子寫字至今,他已癡迷“瓶書”22年。“22年了,‘瓶書’也算取得‘身份證’了!”(本報2011年12月13日曾報道《甭管是啥瓶,到他手里就是筆》)
所謂“瓶書”,是李一浩自己發明的書法,在瓶身和瓶底各鉆個小孔,瓶身的小孔用來控制墨流量,瓶底的小孔是“筆尖”,寫字時,用手指按住瓶身上的孔,手指一松,墨汁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出。在李一浩的辦公室放置著近千個瓶子,包括各式各樣的酒瓶、不銹鋼杯子、太空杯、洗發液瓶、飲料瓶等,不少瓶子都蘸著墨汁。
這些年來,李一浩周圍的朋友們都了解他的喜好,在外面喝酒的時候,看見好看的、獨特的瓶子就留下來,給他送過來。“朋友們跟我要字,一不用送煙,二不用送酒,拿個酒瓶子都中。”
去年,一位朋友來到他的工作室參觀,建議他申請國家專利。“國家專利?那對我來說跟天方夜譚一樣。”李一浩笑著說,但很快,朋友聯系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工作人員,他們專程來到李一浩的工作室進行調查、了解,經過1年零4個月,近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終于拿到李一浩的手里。“我很激動,很喜悅,這為我以后研究‘瓶書’給了太大的鼓勵!”(原標題:‘瓶書’有了‘身份證’洛陽一達人癡迷“瓶書”22年獲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