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文物管理工作可圈可點全力打造“博物館之都”
2013/3/8 15:00:3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隋唐城“一區一軸”保護展示項目俏容初現,漢魏故城宮城區建設工程順利推進,絲綢之路、大運河申遺有了新進展,29座博物館展示體系形成,河洛文化民俗廟會、關林國際朝圣成功舉辦……2012,洛陽文物管理工作可圈可點,隨著多項重大項目的推進,東都洛陽神韻和盛世繁華將逐一再現,洛陽打造“博物館之都”不再只是夢想。
關鍵詞:“一區一軸”
隋唐盛世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被人津津樂道,作為東都洛陽盛世繁華縮影的隋唐洛陽城,穿越1400年,躍入洛陽人的視野中。
按照規劃,隋唐洛陽城保護展示工程按照“一區一軸”來打造。 “一區”指宮城遺址核心區,“一軸”指天街遺址及兩側相關區域。目前隋唐洛陽城保護展示工程的各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明堂、天堂已經巍然而立,應天門遺址保護工程、天津橋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正在進行前期準備,九州池、四方館等保護展示工程已經啟動。
按照市委書記毛萬春提出的“大謀劃、大融資、大收儲、大整合、大產出”的要求,這些工程都在高標準緊鑼密鼓建設。該全部建成后,將為洛陽建設國際旅游名城“加碼”,也必將成為洛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字招牌”。
關鍵詞:
絲綢之路、大運河申遺
實施絲綢之路整體保護和跨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國務院正式啟動的一項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有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漢魏洛陽城以及新安函谷關遺址等3處遺產點作為絲綢之路首批申遺項目。目前,相關遺址的勘探、發掘工作已經啟動;起草完成《洛陽市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方案》,絲綢之路和大運河申遺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按照國家申遺工作總體安排部署,這兩個項目均計劃在2014年完成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已完成《洛陽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2011-2030)》的修訂完善與頒布工作;配合大運河申遺文本編制,大運河洛陽段相關衛星航拍地圖、地形圖、測繪圖、規劃和文字、文獻材料等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報送和回洛倉、含嘉倉遺址保護展示方案設計和上報完成,含嘉倉160號保護工程前期本體臨時保護措施;洛陽大運河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正在加緊進行。
關鍵詞:博物館
2012年,洛陽博物館建設風生水起。洛陽老子紀念館向社會開放。曹休墓博物館、絲綢之路博物館、契約博物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的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絲綢之路博物館正進行綜合樓項目立項以及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通過專家論證,目前正在對陳展設計項目進行招標工作。
洛陽市民營博物館如雨后春筍發展迅速,目前已有14家得到省文物局的正式批復,其中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洛陽牡丹瓷博物館、洛陽河洛石文化博物館、洛陽驛站博物館、洛陽愛心書法博物館等8家正式開放,還有3家已向省文物局遞交了籌辦申請,3家正在積極準備申報。2012年12月14日,洛陽市民營博物館協會成立,多家民營博物館有了能為自己做主的“娘家”。
在洛陽打造“博物館之都”過程中,民營博物館的發展“瓶頸”也引起社會關注,比如資金問題、過于分散難以形成集聚效應、藏品的技術維護難度、展覽水平參差不齊等,民營博物館要迎來真正的“春天”還期待在以上方面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田野文物保護
針對洛陽文物點多、線長、面廣實際以及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洛陽市登記有90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點,市政府及時通過印發了《洛陽市不可移動文物管理暫行辦法》《洛陽市文物安全責任制實施暫行辦法》,部分市區也明確了文物保護任務和責任。目前,全市新聘請業余文物保護員1762名,數量增加近7倍多。洛陽市文物管理局制定了文物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自籌資金200萬元設立了“河洛文物保護基金會”,提高了文物安全工作資金保障能力。2012年9月8日至9日,國家文物局在長沙市召開田野文物安全現場會,洛陽市在會上做了“強化制度體系建設,構筑文保長效機制,全力做好田野文物安全防范構筑”的典型發言,介紹了洛陽在田野文物保護、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引起了與會單位代表的強烈反響。(原標題:洛陽文物管理工作可圈可點全力打造“博物館之都”)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