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一渠治理好的效果圖(翻拍)
沿渠雜草叢生,渠水惡臭烏黑,這是中州渠的現狀;而長期住在中州渠兩岸的洛陽市民劉阿姨,做夢都想著另一種景象:出門即見綠樹紅花,放眼全是清水游魚……
劉阿姨的夢想即將實現,同時澗河、瀍河市區段也將“華麗變身”。3月5日,記者從洛陽市“兩河一渠”提升改造方案匯報會上獲悉,接下來的兩年內,洛陽市將籌資6.65億元,對市區“兩河一渠”(即澗河、瀍河、中州渠)進行提升改造,并通過引水蓄水、截污斷污、治灘治岸等多種舉措,努力將其打造成水清、岸綠、燈亮的城市休閑景觀帶、生態宜居帶和活力經濟帶。
【現狀】
雜草叢生,河水烏黑如醬油
雜草叢生,水質惡臭烏黑,一到夏天蚊蠅亂飛,在澗河、瀍河和中州渠市區段兩岸居住的市民,都有和劉阿姨一樣的想法。
洛陽市水務局編制的《洛陽市“兩河一渠”水系提升改造方案》(下稱《方案》)顯示,“兩河一渠”是洛陽市城北地區的主要水系,市區段河渠總長36.6公里,流經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等多個區域,兩岸居住市民眾多。
10多年來,洛陽市也先后對“兩河一渠”進行了初步治理,但治理效果極為有限。“目前,‘兩河一渠’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五個方面:一是河渠淤積,行洪能力降低;二是水量不足,水質不良;三是兩岸環境較差,濱水景觀及親水效果不佳;四是部分深槽型河渠段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五是原有治理工程標準偏低,且損壞失修問題突出。”洛陽市水務局一位負責人說。
【規劃】
讓“醬油河”變身“景觀帶”
如何才能徹底消除“兩河一渠”兩岸居民的煩惱呢?目前,洛陽市已經找到了“藥方”。洛陽市水務局在其編制的《方案》中,不但給出了解決“兩河一渠”諸多問題的具體舉措,而且還列出了詳細步驟。
《方案》顯示,在統籌考慮水安全、水生態和水景觀的基礎上,“兩河一渠”提升改造過程中,將規劃實施河渠清淤、河灘整治、堤坡整修、湖庫調蓄、橡膠壩建設、生態渠岸、水景觀建設、護欄改造等多項工程,估算投資6.65億元,并于今、明兩年全面開工,2015年基本建成,綠化、亮化、美化工作,初見成效。
“我們將通過引水蓄水、截污斷污、治灘治岸等多種舉措,努力建設生態澗河,修復健康瀍河,打造美麗中州渠,力爭把‘兩河一渠’建設成為洛陽北城區的水景休閑景觀帶、生態宜居帶和活力經濟帶,最終為兩岸居民呈現出一幅‘天藍、水清、地綠、景美’的怡人畫卷。”洛陽市水務局一位負責人說。
【未來】
澗河有碼頭瀍河有公園
“兩河一渠”的提升改造,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于兩岸居民,提升洛陽城整體形象。那么,按照《方案》規劃,“兩河一渠”提升改造工程結束后,將有哪些嶄新景觀亮相,供市民休閑娛樂呢?記者從中整理出了一些,供您提前欣賞。
澗河上要建倆碼頭。《方案》顯示,為了提高澗河水面旅游文化品位,充分體現文化、餐飲等多元化特色,本次“兩河一渠”提升改造工程,將在澗河麗春路橋和王城湖橋建設兩處碼頭,以便于游船通行、游客暫停休息,同時,游客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分段自主選擇旅游行程。
瀍河里面建公園。根據《方案》規劃,本次對瀍河的治理,將力求徹底改變其兩岸面貌,使其成為洛陽東區的一條集景觀、休閑、居住為一體的風景帶,從而帶動舊城改造、商業、旅游觀光以及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屆時,將在瀍河兩岸坡面及河道內灘地采用草皮護坡,種植早熟禾或雜植草,河道內則會根據地勢建設濱河公園。
中州渠內設置停車場。中州渠洛陽城市段,自瞿家屯渠首至洛常公路橋下游500米處,長15.67公里,根據深度可分為深槽、中槽和淺槽三段。其深槽段槽深超過8米,導致其親水性極差。本次對其深槽段進行治理時,將設置三層渠道:底層是將原渠道覆蓋封閉用來泄洪,中層用來設停車場等,上層則設置景觀渠道和綠化帶,供市民親水娛樂。(原標題:洛陽擬投近七億治兩河一渠 變龍須溝為城市綠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