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建設高層論壇在洛陽師范學院舉行。本次論壇由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視員劉小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周慶富,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康潔,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險峰,洛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時明德、院長梁留科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同濟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洛陽市文廣新局、信陽市文廣新局、洛陽市圖書館、洛陽市文化館、信陽市平橋區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和專家。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洛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時明德教授主持開幕式。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致歡迎辭,他說,洛陽師范學院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研究,自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組建了一支跨學科、多元化、復合型的高層次研究團隊。中心成員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進行基層公共文化供需的實地調研,多次為省市政府公共文化建設提供決策指導,著力打造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部門的新型智庫。學校將全力打造好中心這一省級科研平臺,為地方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決策服務,助推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險峰致辭時說,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證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洛陽市政府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著力鞏固和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成果,打造具有洛陽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再上新的臺階。
開幕式上,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康潔為劉小琴巡視員、周慶富書記頒發了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顧問聘書。河南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崔玉山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科研處處長盧娟、教務處副處長李紅輝、社會教育部副主任王戰萍,同濟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郭強,河南省少兒圖書館館長崔喜梅頒發了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聘書。
康潔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逐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河南省文化廳為提升公共文化機構服務效能,也進行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探索:推進文化站、美術館等文化場所的免費開放;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和手段;突出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的引領作用;強化績效考評等。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專家圍繞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建設進行主題發言并建言獻策。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視員劉小琴就《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圖書館》做主題發言,介紹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背景和目標。她強調,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是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標準化、均等化;要加強宣傳扶貧工作;加快公共數字化文化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提高服務效能;加強制度化建設。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周慶富圍繞“公共文化服務對象的新變化”為核心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文化來源于人民,人民是文化的創造者,要真正地去了解人民的生活需求,讓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成為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阮可教授以《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發展與效能提升》為主題作報告,以西部云南省為例說明了文化資源數字化對貧困地區破解時空的界限,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可及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功能要突破單一的設施孤島,與多樣化的服務終端相嫁接,共建共享,融合發展。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時明德教授就《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問題與研究》進行主題發言,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時明德給出四點建議: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績考機制;擴大財政,擴大規模,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管;構建多樣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公民參與機制。
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學院科研處主任盧娟從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的角度展開論述,詳細介紹了我國社會組織的數量和分類,文化類社會組織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社會組織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來自己關于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同濟大學智庫首席戰略科學家郭強教授從編制公共文化績效地圖、成立公共文化民間基金、制定發布地區公共文化指數、成立公共文化服務民間組織、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志愿者組織和遴選一批好的公共文化項目和創意促進民間資本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投入方面論述了自己關于河南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信陽市平橋區區委書記王繼軍詳細介紹了以平橋區圖書館為總館,18個鄉鎮館為分館,50個村級(社區)圖書館為支館覆蓋全區、功能完善、資源共享、普遍均等的區、鄉、村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