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俗稱“劉秀墳”,位于河南省孟津縣白河鄉鐵榭村。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通往景區的是巍峨高大的闕門和一條長長的寬闊神道,神道的兩邊擺放著很多座石雕。神道的盡頭才是蒼松翠柏中的陵墓,如果事先不知道,這里還真不像一處游覽景點。
漢光武帝陵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恢弘和大氣。 漢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神道寬闊,氣勢壯觀。據導游講漢光武帝陵為國內少有的陵墓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陵墓。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歷代英雄大多在北邙修墳建陵。而盜墓者也始終盯著這些帝王將相的陵墓,所以洛陽的陵墓歷來有“十墓九空”之說,能有保留這么完整的古代陵墓真是實屬難得。
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寢相比,漢光武帝陵獨具四絕:其一,帝王選陵,特殊一例。歷代皇帝選擇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開闊通變之地形,象征其襟懷博達,駕馭萬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規。其二,一園千柏,國內僅有。陵內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一園,拔地通天,蓊然肅穆。其三,柏體杏質,喬木佳品。陵園古柏為國內少有喬木樹種,其木色金黃,質堅性柔,柏體杏香,剖面色美,俗稱“杏柏”。其四,漢陵曉煙,奇妙景觀。陽春三春,清明前后,逢天朗氣清、晨曦初現之時,古柏枝隙間紫煙彌漫,籠罩陵園,狀若輕煙,飄似浮云,煙凝云聚,滾騰滴墜,置身園中,如登凌霄,似游仙界。陵內古柏因年代久遠,還形成了 “苦戀(楝)柏”、“鳥鳴柏”、“漢皇仰臥”等奇特景象。
導游小姑娘活潑快樂又不輕浮,歷史知識知道的不少,對景點的景觀一一講解,為什么此陵“枕河蹬山”,為什么有“苦戀(楝)柏”和“肝膽相照”,有時還加上自己的理解,語言生動,很是可愛。我們院長問他一月能拿多少工資,她的回答讓我們幾人一致感慨“快樂其實很簡單”!
走出2000年前帝王的陵地,思想仿佛還停留在遠古。坐上車,經過一條不起眼的河,院長說,這條河就是“河圖洛書”中河圖的發源地。不禁感慨,洛陽真是地地是古跡,處處皆文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