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府,明清大書法家王鐸的府邸,五進的院落、高高的門樓昭示著主人地位的顯赫。我一襲長衫,拾級而上,厚重的朱漆大門在我面前次第開啟,讓我透過這重重掩映一下就能看到它的心底,--它敞開了它的胸懷。
我穿過兩進庭院,徑直走到它的跟前,“神筆王鐸”四字匾額高高懸掛在正房上方,一桿碩大、威風的“神筆”靜靜地斜倚在雪白的墻垣,無聲地訴說著輝煌的過去,整個正房彌漫著濃濃的墨香。進入西側內(nèi)室,是王鐸的書房,這是王鐸習文弄墨的地方。一張古色古香的木制方桌,兩尊空蕩蕩的筆架,有多少驚世之作都是在這間斗室里孕育誕生啊。這里古樸厚重,一切都是濃重的黑色。突然,眼前的都一切有了生命,筆架上懸掛著的各式毛筆隨風輕擺,一方研好的墨,一張寫了一半的宣紙,而我則成了那名美目長髯的俊郎男子,正在書寫我的《擬山園帖》……
走出王鐸的起居室,穿過栽滿了花花草草的回廊,我來到了后屋,這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供王鐸的父母和女兒居住,應該是這五進院落中最為幽靜的一個。正房是王鐸的父母居住的,一切都是雍容、安祥的土黃色,兩位老人端坐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看著滿堂的子孫,美麗的皺紋疊滿了滿足……
登上東側廂房狹窄的木制樓梯,就來到了王鐸女兒的住處,色彩到了這里就變得明朗起來,滿眼的粉紅翠綠,衾羅暖帳,珠串流蘇。這個時候我看到自己變成了那名身著粉紅色羅衫的青年女子,有心無心地侍弄著花瓶里的兩支臘梅,撥弄三兩聲臨窗放著的那把古琴。許是在這小屋里待久了吧,我走出了房間,來到房前的平臺上,斜倚著朱紅的廊柱,憑欄遠眺,可惜這四四方方的天空實在太小了,對面姐姐們的閣樓、前面父親高高的宅院、后面祖母的正房都阻擋了我的視線。我,還是到后花園走走吧……
王鐸故居的后花園--再芝園,是一個古典園林建筑,因園中生兩株靈芝草而得名。到了這里,便覺得神清氣爽,滿目的蒼翠。走過竹林掩映的曲徑回廊,來到后花園的中心,整個天地便開闊起來,泓連碧水,湖光山色,疊石參差,小橋橫臥……這時,天空突然飄起了細細的雨絲,而我則成了一名江南水鄉(xiāng)的青衫女子,撐一把淡紫色的油紙傘,走在垂柳婆娑的青石路上,繞湖而行,不覺間就走上了湖中心的九曲長廊,細密的雨絲輕輕拍在波瀾不驚的湖面上。突然,遠處濺起了一串水花,啊?是一條魚在跳躍?哦,是一條魚在跳躍。我的心里突然涌起莫名的向往,原來,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只站在岸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