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歷史中的謠言

2013/10/8 12:24:07 點擊數: 【字體:

歷史中的謠言

    

    謠言的歷史太古老了。秦始皇在位期間始終為“亡秦者胡也”一類的謠言困擾,他締造的帝國在其兒子手中葬送,導火線同樣是一句謠言:“大楚興,陳勝王。”古羅馬的皇帝也被謠言折磨得很痛苦,以致不得不任命“公共謠言監察”,令其每天到人群中去,從閑談中發現謠言,進而把握公眾情緒。如果必要,謠言監察者還自己編造謠言來發動一場反擊戰。公元64年的羅馬大火之后,民間流傳這樣一個謠言:暴君尼祿不但不為大火死難者悲傷,還寫詩贊美火災,為火焰燃燒的美麗而陶醉。為了自衛,尼祿迅速放出“反謠言”的謠言:是比他更不受人歡迎的基督徒在城內放火。于是,民眾在做了替罪羊的基督徒們身上盡情發泄怒火,卻忘了這怒火最初指向的不是基督徒,而是尼祿。

    在古代,因為交通、通訊、傳媒、人口等限制,謠言傳播的速度與規模都不能與近世相提并論。1768年,一則關于妖術的謠言竟迅速演化成一場全國性的大恐慌,影響波及數千萬人,孔飛力在其名著《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中對之作出了精彩敘述與分析。乾隆帝殘酷查處了“叫魂案”,一顆顆人頭像韭菜一樣被割掉,并且不可能再長出來。乾隆帝恐懼的并非謠言本身,而是謠言導致的社會集體心理波動與行為變異,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謠言案的深入觀察,乾隆帝發現自己很可能已經在常規領域失去對官僚的有效控制。上述種種,都對這個異族政權的合法性和穩定性形成威脅,統治者必須嚴肅應對。

    乾隆朝是所謂清代最后一個盛世,嘉道之后,亂世來臨,大規模謠言泉涌而出。在太平天國與清軍的對戰中,雙方都毫不客氣地使用了謠言這種非常規武器。洪秀全散播謠言說:“予細查滿韃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產妖人,種類日滋,自相配合,并無人倫風化”、“前偽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清軍也立即展開謠言反擊戰,散播說:“(太平軍)所過之境,船只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虜入賊中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據說曾國藩還炮制了民謠,派人四處傳說:“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長毛非正主,依舊讓咸豐。”我們當然不能將曾國藩的勝利歸于造謠術,但如果他未能有效化解對方的謠言戰術,并在己方謠言之上制造并傳播新的意識形態(其根基就在《討粵匪檄》一文),可能勝利會來得更晚。

    謠言的煽動力確實巨大。1891年,幾乎所有的西方在華傳教士都絕望地發現,他們正被洪水般的謠言包圍。在謠言里,他們迷奸婦女,拐賣兒童,販賣器官,在井水投毒,挖中國人祖墳,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無惡不作。仇恨在謠言中滋長,最后,憤怒的民眾沖擊了長江沿岸多個城市的教堂,并掠殺傳教士與教友,史稱“長江教案”,是義和團之前最嚴重的反教事件。教案中的謠言其實由來已久,只是在1891年通過書籍、報刊、露布、傳單等方式集中傳播而已。早在清初,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就載有天主教會烹食小兒之說。至于天主教會挖眼,則可上溯到雍正時吳德芝的《天主教書事》一文,而道光二十二年魏源寫成的《海國圖志》,也傳播了“夷市中國鉛百斤可煎文銀八兩……惟其銀必以華人睛點之乃可用,而西洋人之睛不濟事也”這樣的怪譚。

    謠言本身或無法改變歷史,但很可能成為歷史巨變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如章立凡所言,社會運動有時不需要真相,一個謠傳引發的騷動,也可能改變歷史。

    1911年10月9日下午,革命黨人在漢口不慎引爆炸藥。大約同時,“清政府正在捕殺革命黨人”的謠言,于新軍中廣傳。到10月10日,這個謠言更加具體了——“清政府正在捉拿沒有辮子的革命黨人”、“官員已經掌握革命黨人的花名冊”。當時的新軍士兵,不少人都沒有辮子,傳說中的花名冊又都沒見過,誰知道自己在不在其中呢?恐懼在新軍中蔓延,恐懼滋生新的謠言,新的謠言反過來又加深恐懼。這時候,參加兵變就成了多數士兵自保的最優選擇。

    謠言為何能輕易地使人接受并參與傳播?1942年美國兩位學者做了一個謠言傳播與接受的研究,計算出一個“信謠指數”,結果發現:窮人比富人更易信謠,45歲以上的人比年輕人更易信謠,猶太人比非猶太人更易信謠。窮人更易信謠是因為他們渴望改變現狀;45以上的人更易信謠是因為他們的信息渠道與信息分析能力相對落后;猶太人更易信謠則是因為在戰時,猶太人比一般人更缺乏安全感,而當時的謠言往往又是讓人恐懼的那種。法國學者讓·諾埃爾在《謠言——世界最古老的傳媒》一書中,對謠言有新穎而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謠言經常是“真實的”,它之所以令人不舒服,是因為權力無法控制這種信息。在任何一個地區,當人們希望了解某事而得不到官方答復時,謠言便會甚囂塵上。謠言是信息的黑市。辟謠往往制止不了謠言,因為謠言不是福爾摩斯,對真相充滿感情,謠言是聚集著仇恨的女巫,它只說出人們認為應該如此的“事實”。人們看上去是在傳播新的謠言,實際上是在清算舊賬。辟謠注定是無力的,因為辟謠會破除人們的幻想,給狂熱者當頭澆一盆雪水,喚他們回到平庸的現實中來,愛做白日夢的人們當然不肯買賬。

    (選自宋石男著、中華書局出版《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有刪節。)(原標題:歷史中的謠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10-0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