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古代官邸制有多嚴? 北宋宰相退休后住“駕校”

2014/11/18 11:49:40 點擊數: 【字體:

  近年來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官邸制的相關規定正逐步完善。其實,早在中國古代,官邸制已初成體系。中國的官邸制和吏舍制早在西漢初期就已形成,《漢書》記載“御史府吏舍百余區”,可見漢代各部門官邸吏舍之多。秦漢以后,地方官和京朝官入住官邸的實際情況因客觀條件各有差異,呈現不同的走向。凡守、令、丞、尉或督、撫、司、道等各級地方政府的主要官佐,即現在的領導班子成員,一律攜帶隨任家屬免費入住建造在衙署圍墻內的官邸,這既是政治待遇,也是紀律。其他功曹、主簿、參軍等,就是辦公室主任、處長、科長之類中層干部,只要當地政府擁有產權的空置房屋,通常也能享受廉價入住的待遇。這種地方官住官邸的制度,一直沿襲到清朝不變。

  相反,京朝官住房的解決方式卻經歷了很大變化。由于京朝機構及供職人數的不斷增加,政府財政無力再沿襲兩漢時大包大攬,到隋唐時,絕大多數的中央部門都不再提供官邸,京朝官的居住形式開始多元化。有先人傳下來的長安祖屋可居,當然再方便不過;若甘愿打光棍,有些官署里或仍有單身吏舍可住;倘是拖家帶口來首都工作,那就必須另作選擇了——或買地建房,或直接買房,經濟困難的則只能陋室將就了。唐玄宗時任相的姚崇,因為中心地段房價太貴,所以只能在偏遠的“郊區”買房;為上下班方便,又在辦公地點附近的旅館里包了一間房,終因起居失調而“病”。玄宗得知真相后,“詔徙寓四方館”,就是在專門接待周邊少數民族和外邦使節的涉外高級賓館里,為他開一個套房,以方便家人同住照顧。但“(姚)崇以館局華大,不敢居”。最終還是政府出錢,在位居中心地段的興寧坊為他新蓋了一所他認為合適的官邸,姚崇才免除了擠旅館的苦惱。

  在地方,凡州郡府縣各級領導的官邸,按規定都是圈造在衙署即機關大院以內的,俗稱“內衙”,并用屋宇式的宅門同以大堂為中心的辦公區域劃出界線,嚴禁另開后門或邊門,以此對跟隨入住官邸的親屬在起居活動上加以限制。此外各級衙署連同大墻內官邸吏舍的形制和基本結構,也有工部頒布的統一標準。舊時官場上有“官不修衙”的傳統,尤其忌諱修建官邸,所以多數官邸的住房條件都很差勁。北宋蘇軾曾寫過一篇《滕縣公堂記》,大意是:滕縣的衙署是前朝留下的老建筑,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即大宋建國六十余年后,才由知縣張太素主持,搞了一次大修。其后歷任長官都怕犯錯誤,“欹仄腐壞,轉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又過了50多年,贊善大夫范純粹來滕縣做縣令,實在看不下去了,再次大修。從辦公用房到佐吏宿舍,共116間房屋,全都裝修一新,唯獨自己和家屬生活起居的知縣官邸“未治”,以洗脫修建官邸圖個人享受的嫌疑。

  官邸既然是國家為官員在任期內提供的住房,故官員一旦解任或離職,馬上得遷出來讓給繼任者。唐玄宗登基后,前朝宰相李日知向朝廷提出致仕申請,待批準下來,回家后即命家人搬出官邸,移居鄉村。夫人驚問何故,他說“我已經退休了”。通常搬出官邸后,卸任官員倉促間多以借住驛舍或廟宇為過渡。北宋仁宗時的宰相杜衍,因一生“不殖私產”,退休后只好長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車院,即近似現在的駕校。官員搬出官邸時不得帶走任何公家用品,也是歷代的規矩,即使貴為宰相亦不得違犯。

  《萍洲可談》記載,北宋王安石從出判江寧府任上自請退休,夫人吳氏把官邸里一張藤床帶回了家。未幾,江寧府署派人來討回。王家仆人不敢對吳氏直言,只好悄悄地向老爺匯報。王安石知道太太“好潔成癖”而嫌自己邋遢,便故意赤腳躺到這張藤床上“偃臥良久”。

  果然,夫人一見,頓覺渾身不爽,立即下令把藤床還給公家。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方新報(2014-11-1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