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和諧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社會歷史條件下,傳承發揚老子和諧思想的積極因素,也就有了特別的意義。
以和為貴。老子和諧思想有一個堅實的本體論的哲學根基,那就是“道生萬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區、部門、團體、單位乃至國家是整個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個人則僅僅是社會的一分子,保持人與自然界的和諧、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以及個人身心的和諧,都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們還應該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把追求和平放在第一位,以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互愛、友好相處為最高境界。
和而不同。老子道家思想中包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在他看來,不僅“一陰一陽謂之道”,作為世間萬物本源的道包含著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而且世間萬物也都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尊重個性,包容差異,保持統一和諧,這是從革命戰爭年代轉向和平建設年代以后,黨在社會政策方面必須實行的重大轉變。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更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社會的和平發展奮斗。
和實生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僅要能保留自己的優秀文明傳統,容納不同的文明存在,而且不同文明之間要相互吸收借鑒,文物化新,推進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 慶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