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三百年來誤注出處的一則引文

2015/1/19 9:57:57 點擊數: 【字體:

    清人劉淇名著《助字辨略》和近人楊樹達先生名著《詞詮》等書中有這樣一則引文:“伏銘私荷,不任下情。”其引文出處注為:“謝朓《謝左傳啟》。”筆者先是在《詞詮》卷5“任”字條(如見2004年7月中華書局北京第2版第14次印刷的版本第259頁)中發現出處有疑惑,后來才追溯到《助字辨略》卷2“任”字條(如見中華書局2004年7月根據1954年章錫琛先生點校本第3次印刷的版本第117頁)也有同樣的引文和所注出處。

    查《助字辨略》的版本,大致有如下一些: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盧承琰本,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國泰本,咸豐五年(1855年)的楊以增本(又稱海源閣本),近人楊樹達先生作序的民國14年據海源閣刊刻的長沙本,近人章錫琛先生1939年、1954年、1982年和2004年的校注本等多種版本,其他該書的各種手抄本、書院刻本就更多了。至于《詞詮》的版本也有如下一些:1928年10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本,1954年10月中華書局根據商務印書館原版重印本,1979年10月中華書局北京第2版第11次印刷本、2004年7月第14次印刷本,1986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詞詮》(《楊樹達文集》之三),1977年6月臺灣商務印書館根據初版排印的“臺四版”,等等。以上這些版本除了康熙五十年的盧承琰本,乾隆四十四年的國泰本我無法找到查閱外,其余的版本我都想法一一查找和核對過,這則引文和所注出處都是同樣的。

    根據引文出處所說,我找來中華書局出版清人嚴可均輯錄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3冊《全齊文·謝朓·謝隨王賜左傳啟》(卷23總第2921頁)等文本查找,全文無以上引文,又細細查閱謝朓的全部詩、文均無以上引文,亦無《謝左傳啟》這一篇名。再查《藝文類聚》《初學記》《駢文類鈔》《北堂書鈔》等有關章節,亦無此引文。所查時日經久,費力甚巨,手工操作,目力所限,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猶如大海撈針,竟不得而知該引文的真實出處。查找中,昭名太子蕭統《謝敕賚水犀如意啟》有文云:“伏深荷躍,不任下情。”(《全梁文·昭明太子統》卷19第5頁,總第3061頁)與引文相似,疑為劉淇等人引注有誤,或有所改動。于是我便就此打住,姑且作此結論,但內心仍很不踏實,時而叨念著此引文的出處。說起來,這是1980年前的舊事了,目的是為了校勘《詞詮》這本工具書的引例,才這樣煞費苦心的。當時計算機才剛在我們云南邊疆推廣,更無什么先進的檢索軟件。校勘、訓詁,一切都按傳統老辦法進行工作。

    因手邊上海書店出版的《昭明文選》字小,筆者便只好在網絡上檢看江淹《詣建平王上書》這篇名著,又看到下一篇文章是《建平王謝賜石硯等啟》,順便細看了一下,無意中才猛然看見該引文本出自江淹這一篇文章上,劉淇、楊樹達二人的引文出處都張冠李戴了,竟然錯注了引文出處一為近300年,一為80多年!江淹的這篇短文不長,現摘錄如下:

    臣言,奉敕賜石硯及法書五卷,天旨又以臣書小進,更使勤習,敬閱籀篆,側觀硯功,張衛慚奇,金瓊羞麗。臣夙乏翰能,素謝篇伎,空賁恩輝,徒隆慈飾,方停煙墨,永砥學玩,仰結圣造,伏銘私荷,不任下情。

    引自《全梁文》卷38。建平王,是指宋文帝劉義隆第七子劉宏長子劉景素的封號。建平,地址在今四川巫山一帶。從劉景素幼年起,江淹便做他的師傅和幕僚,曾受宋孝武帝劉駿的刺命,賜建平王石硯等物,劉景素通過江淹回書叩謝,江淹因此寫了這篇恭維劉景素和宋孝武帝的文章。“伏銘私荷,不任下情”是當時常用的客套話,即我恭敬地把您和圣上恩惠永遠銘記在心,屬下簡直擔當不了這些恩惠和感激之情。

    去年秋天,閱讀中發現了此引文的真實出處,三十多年來的這個心結終于解開了,真令人喜出望外;清劉淇等人誤注了三百年的引文出處得到了訂正,從此以后,人們也不再誤注誤引了,心竊喜之,故寫此文以記之。

    作者:張在云(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