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卓 繪
后天(8月23日)是處暑。
在二十四節氣中,處暑的命名是與眾不同的。因其以“暑”名之,常被認為這是一個夏天的節氣,殊不知,此時時令已入秋;這里的“暑”,并不像大暑、小暑等節氣一樣表示氣溫的強度,而是指暑氣的終結,表示一種狀態。
時屆處暑,秋老虎日漸衰弱,氣溫逐漸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天高云淡、金風送爽的金秋時節。入秋以后,雨會忽然多起來,接天連地;田里的雜草不再瘋長,繁忙的農事也基本結束,農人們盡可靜心等待田禾的成熟。
【物候】
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古人稱鷹為義禽,秋氣肅殺,鷹感其氣而開始大量捕獵鳥類,食前必先陳列祭祀之。二候“天地始肅”,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這是告誡人們,秋天天地肅殺,人也應該順應自然,做到收斂而不驕淫。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梁等農作物的總稱,“登”是成熟的意思。
【民俗】
迎秋: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處暑期間的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既可以寄托人們對先人的思念,還意味著厄運會隨著逝水東流,一去不復返。
開漁節: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是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隆重的開漁節,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禁忌】
河南鹿邑一帶處暑日忌下雨,有諺語云:處暑若還天下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賞鑒】
處暑后風雨
仇遠(元)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王之道(宋)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余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養生】
不可忽視防曬:處暑后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指數比較大,此時絕不能因為天涼快了就忽視防曬,千萬不要被秋老虎傷了皮膚。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泡、脫皮等現象,這是皮膚被曬傷的表現,要趕快實施搶救,以舒緩、鎮定發紅發熱的皮膚為先,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才能加速皮膚細胞修護、再生,緩和皮膚曬傷的癥狀。
加強室外運動:處暑時節,早晚氣溫較低,可去室外散步,適量做些運動,既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人保持一天良好的精氣神。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運動量和運動方式應有所差異。
主動防秋乏: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預防。一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爭取晚上10時前入睡,并要早起,可以適當午睡,化解困頓情緒;二是保持清淡的飲食,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和豆制品等;三是要加強鍛煉,保持充足的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