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留下更多可撫摸的文化遺產

2016/9/19 11:38:45 點擊數: 【字體:

    9月5日,是南京明城墻650歲的生日。作為世界上最長、保存原真性最好、現存最高的城市城墻,明城墻是南京人的文化記憶,見證了南京城的興衰變遷。

    城市文化的厚度,需要更多物化的丈量。有一處承載650年歷史的文化遺產,是南京這座城市的幸運。為了給明城墻“慶生”,南京市民舉行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這種熱情對應的是濃濃的文化情結。古城墻在風雨中幫人們守住了城市的文化脈絡,承載的是活的文化,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南京明城墻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非常稀缺。在我國很多城市,人們幾乎找不到一處500年以上像樣的歷史文化遺存。

    中華民族具有5000年不曾斷代的文明,有多少歷史遺存分布在各地?除了自然的不可抗力,有多少是人為的破壞和損毀?項羽焚燒阿房宮,朱元璋毀元大都,李自成火燒明宮,對古人不計后果的毀壞,縱使再惋惜,終歸無濟于事。更多的古建筑被當成“封建余毒”、被破壞于現當代,也是沒法挽回的事實。可是今天,本已所剩不多的一些歷史文化遺存,一些具有傳承歷史文脈價值的古建筑,還在遭遇推土機冰冷的碾壓,這種“自作孽”不可原諒。

    如果說,過去人們破壞古建筑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它們的價值,那么今天,人們為什么還是毫不手軟地大拆大建呢?為了謀取土地開發之利,為了堆高自己的政績,為了顯示城市整齊劃一的“現代化”……毀壞歷史文化遺存的借口,可以找到很多很多,但是保護的理由一個就足夠了,那就是給我們的子孫留下文化的根。

    史書和影像資料可以記錄歷史文化,但那是間接的描摹,古建筑、古遺址卻是活生生的存在。南京的明城墻,3.5億塊城磚,每一塊都是對過往風云的見證,記錄著明王朝的勃興、應天府的富麗、名臣士子的風流、百姓的安樂疾苦。讀罷史書去撫摸、去憑吊,去閉目冥思,歷史風云就在眼前。對這些失之不可復得的珍寶,豈能不珍惜?豈能指望拆了再復建,炮制一堆假文物自欺?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650年前的建筑藝術成了今天的珍寶,今天的杰出建筑作品以及保護下來的古建筑,也會成為后人撫摸和珍惜的珍寶。跳出“平均使用壽命二十年就要大拆”的建筑學魔咒,給下一個650年、1650年留下更多可供撫摸的文化遺產,是今人的責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