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人類“走出非洲”之后:海洋貝珠提供的新證據

2013/11/7 9:45:04 點擊數: 【字體:

人類“走出非洲”之后:海洋貝珠提供的新證據

克薩拉基爾的女孩頭顱骨、貝殼和帶孔的海洋貝珠
 
    根據牛津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課題組在9月12日公布的科研成果,黎巴嫩境內屬于舊石器時代的克薩拉基爾遺址的海洋貝珠為史前人類走出非洲,進入近東的路徑和年代提供了新證據。

    近東地區歷來是考古學者最重視的區域之一,而位于黎巴嫩境內的克薩拉基爾遺址則是歐亞大陸上最重要的舊石器遺址之一。數萬年以來,該處23米深的地層沒有經受破壞,所以為考古學家提供了寶貴的信息。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美國耶穌會教士就曾在當地進行過兩次挖掘,發現了許多人類化石和海洋貝珠,還有數以千計的石器工具殘片以及史前人類食用過的動物的遺骨。

    課題組的研究者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技術,探測埋在遺址地下15米的20顆海洋貝殼的年代,從而推測該處人類骸骨的具體時代。這些貝殼都有穿孔,顯示它們被人類用作身體或衣服上的貝珠裝飾。之前在該區域活動的尼安德特人沒有使用類似貝珠的習慣——他們在歐洲生活了15萬年左右,后來被“現代人”所取代。

    遺址的骸骨里有一個七到九歲左右的小女孩,雖然她的骸骨后來被遺失,但根據已有數據進行地層年代的分析,可以估算骸骨的大致時期約在距今40800 到39200年前。可以斷定的是,擁有這些貝珠的人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

    歐洲有其他幾個遺址出土的化石與此同期,包括羅馬尼亞、英格蘭南部和意大利南部。這表明早期現代人在走出非洲之后,差不多同時抵達歐洲和近東地區。這對于證明早期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歐洲的路徑和年代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證據。過去學界一直存在一種假說,認為現代人是從東非經過近東,再走向歐洲的。如今這個結論似乎需要改寫,或變得更加復雜了。

    卡洛琳娜·杜卡博士是牛津大學考古學院負責此次科學測年工作的專家。她評論說:“到達歐洲的現代人可能不只從近東過來,他們可能同時在用別的路線。有說法認為,當時的人可能利用海路跨過地中海,但是這方面的證據很少。許多科研數據反而與中亞地區有關,顯示該地區的平原比較重要。不過,我們對它了解不多,需要進一步探索。”

    這次研究是杜卡博士所屬的牛津大學的放射性碳加速器小組跟美國、荷蘭的學者們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刊行的學術期刊上。(徐力恒)(原標題:人類“走出非洲”之后:海洋貝珠提供的新證據)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11-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