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北方草原大通道上的新發現

2014/10/17 11:22:58 點擊數: 【字體:

北方草原大通道上的新發現
被切成小塊的動物骨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事實上,聯系古代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絲綢之路遠不止這一條,還有橫貫歐亞大陸北部的“草原之路”(或稱“草原通道”);越過云貴高原到達印度及東南亞的“西南絲綢之路”;經南海到達東南亞、南亞及西亞、北非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學者們認為,橫貫歐亞大陸北部的草原通道比經過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出現的時間要早得多,在舊石器時代可能就已經成為聯系東西方的一條要道。在青銅時代,東西方之間通過這條通道發生的交流更加頻繁,起源于西方的小麥、青銅、馬及馬車可能都是在這一時期經過這條通道傳入中國的。

    位于黑海北岸俄羅斯伏爾加河地區的科拉斯諾薩馬科思科依遺址正處于這條草原通道上。該遺址距今大約4000年,即青銅時代晚期,屬于當地木槨墓文化,是該文化1000多個遺址中的一個。美國哈特威克大學考古學家道科斯·布朗和大衛·安東尼在1999年至2002年對該遺址進行發掘,獲得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發現:遺址中出土的狗和狼的骨骼數量占全部出土動物骨骼數量的30%,而在其他遺址中這一比例只有3%左右。這一有趣的發現立即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其展開了全方位的研究。目前已經獲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動物考古學的研究首先發現,該遺址的動物遺存中包括了至少51只狗和7匹狼的骨骼。狗被殺時年齡大多在7-12歲,應該不是為了吃肉而殺掉的。另外,它們被殺后即被剝皮、肢解并焚燒。此外,狗鼻子被斧子剁成三截兒,頭骨的其他部分被剁成長一英寸大小的幾何狀的小塊兒,這種骨頭的切割方式明顯不同于歐洲其他史前遺址中為吃肉而進行的肢解方式,表明屠狗可能與某種儀式活動有關。

    為了更好地解析這些特殊現象,道科斯·布朗和大衛·安東尼請來了歷史語言學和神話學方面的專家加入到團隊中來。該遺址的居民應該是講原始印歐語的,這種語言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流行于歐亞草原一帶,是現在許多歐洲語言以及一些亞洲語言的母語。通過比較古代和現代印歐語言的詞匯,歷史語言學家可以提供考古學家獲取不到的信息。神話學家則可以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找到與考古發現對應的線索。

    他們的研究發現,在古代凱爾特、德國、希臘、印度和伊朗,一些因偷竊過別人家牛的、被攆出家門的年輕人常常會組成勇士團體。在德國傳統中,這些年輕的勇士團體將自己稱作“狼群”。著名的德國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英雄人物齊格弗里德就曾經披著一只狗的皮和正在被訓練為勇士的侄子一起出去搶劫。梵文文獻《梨俱吠陀》也記載了年輕人在一個冬季的儀式上犧牲一只狗并且披上狗皮,四年后就可以成為一名勇士的傳說。這說明屠狗舉行儀式的習俗在古印歐語系人群中是廣泛流行的。但梵文文獻大約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如何證明此習俗在距今4000年時就已經存在了呢?

    為此,專門研究動物牙齒的動物考古學家安·派克-泰仔細觀察了17只出土于這個遺址的犬類動物的牙齒,以獲得其被屠宰時年齡的精確信息。因為犬類的繁殖時間大約在春季,如果能將其年齡精確到月,就可以知道其被屠宰時的季節。研究發現,這17只犬類動物中有16只是在冬季被宰殺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該遺址中出土的牛骨的精細研究表明,牛在一年內的任何時間都會被屠宰。

    綜合上述證據,學者們相信,科拉斯諾薩馬科思科依遺址就是青年勇士組織在冬季舉行勇士禮的地方,那個在冬季殺死狗,然后披上狗皮舉行儀式以成為勇士的神秘習俗在距今4000年時便已經存在。

    一種觀點認為,原始印歐語起源于黑海和里海的北方干旱草原地帶,操此語言的人群大都過著游牧生活,這種生活方式是印歐語言及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習俗得以廣泛傳播的原因。大量考古資料表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國與西方的聯系出現了高峰。中亞及俄羅斯烏拉爾地區流行的青銅器在甘青地區和中原腹地均有發現。但目前為止,在中國還未發現該時期與上述勇士屠狗習俗有關的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在稍晚的商代,突然流行一種新的葬俗,即在墓葬中死者身下腰部挖出腰坑,坑中葬狗。商代前期北方地區發現的腰坑墓有86座,51座墓的腰坑中有隨葬品,其中有50座的隨葬品是犬類。此風俗在晚商的殷墟墓葬中仍然盛行。對于此風俗突然流行的原因,學者們尚無一致意見。殷人與北方游牧民族有密切的交流早已經是學者們的共識,科拉斯諾薩馬科思科依遺址的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或許可以為我們探討殷人殉狗風俗的起源提供新的視角,也為青銅時代以北方草原地帶為通道的中西交流提供新的證據。(翟少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10-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