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泰國構建非遺保護傳承立體格局

2015/7/6 12:01:06 點擊數: 【字體:


泰國構建非遺保護傳承立體格局

    泰絲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

泰國構建非遺保護傳承立體格局

    泰國手工油紙傘備受外國游客喜愛

    聯  文

    泰國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開展多種活動,積極推動傳統手工藝復興,引導全民提高對民族文化價值和重要性認識,以帶動民眾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建立資料庫 修訂法規

    根據泰國1942、1979、1992和2010年制定的國家文化法,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泰國文化部的核心任務,具體由國家文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該機構后更名為文化促進廳。2007年,泰國文化部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發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授權該部下屬文化促進廳全面負責泰國非遺保護工作,包括制定相關政策和實施文化研究、保護、傳播、恢復和發展方面的工作,組織各類活動,以實現保護和弘揚非遺的目標。

    2005年,泰國啟動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含七大類,包括表演藝術、傳統技藝、地方文學、體育智力、儀式節慶、自然宇宙、語言,該目錄迄今已編入286個項目。

    泰國的非遺資料庫設立于2009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予資金支持,所采集的資料必須被當地民眾所認可并已代代相傳,內容涵蓋泰國歷史、傳說、故事、民歌、寓言、泰醫藥、宗教、典禮儀式、諺語、格言等。目前,數據庫已收集48套急需保護的非遺資料。

    保護、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須有法律保障和依據,目前,泰國還沒有專門的相關法律或條例。文化促進廳與泰國法律基金會、法制委員會合作開展研究,起草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草案。該草案主要明確了文化促進廳的權利、義務,并建立國家級、地府級非遺保護和促進委員會,為文化部長和文化促進廳開展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提供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建議。泰國政府內閣已于今年2月18日通過該草案,交由法制委員會進一步審議,預計不久將獲得通過并付諸實施。

    借力基金會復興傳統

    泰國的手工藝技藝精湛,如純手工泰絲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也為泰國賺取了大量外匯。泰國文化部不參與手工藝品的經營與銷售,由許多小企業承擔。不過,泰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公共機構——詩麗吉王后支持基金會,該基金會努力促進泰國手工藝保護與傳承,受到民眾的歡迎。

    詩麗吉王后支持基金會創建于1976年,目的是幫助貧困農民通過學習傳統手工藝補充家庭收入,同時復興瀕臨消失的傳統手工藝,如養蠶、搖紗、印染、紡線織錦、木雕等。這些手工藝品制作完成后賣給基金會,由基金會在城市及旅游景點的工藝品店中銷售。目前,該基金會擁有5萬余名工作人員,分別在曼谷吉拉達宮和大城府邦塞設立了兩家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培訓中心。

    吉拉達宮王后手工藝中心從邊遠地區挑選貧困農民進行培訓,讓他們學習手工藝制作技藝,包括制作金銀烏銀鑲嵌、金屬鑲嵌、金銀器、琺瑯、藤編籃筐、木雕、甲蟲翅翼點翠、刺繡和織錦等。30多年來,該中心制作生產了23種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培養了許多宮廷藝術家或宮廷手工藝人,為泰國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作出了貢獻。

    邦塞王后手工藝中心由泰國農業暨合作部負責管理,詩麗吉王后的資助是該中心主要的資金來源,泰國商業部、農業部和工業部也給予撥款。該中心現有31類培訓班,每屆學員學習時間為半年,迄今為止共培養了2萬多名手工業者。中心擁有學員作品的所有權和銷售權,對于成功的作品,中心還給予獎金獎勵。

    設立國家獎鼓勵傳承

    “國家藝術家”獎設立于1985年,目的是建立國家藝術家名錄,促進相關研究,鼓勵在藝術領域有突出貢獻的藝術家并在國內、國際推廣其優秀作品,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藝術家中心。文化促進廳每年評選出若干泰國藝術家并授予“國家藝術家”稱號,同時舉辦獲獎作品展覽和演出,使優秀文化藝術得以充分傳播。獲得“國家藝術家”稱號的藝術家須向文化促進廳贈送一件其優秀作品,用于傳播、研究和教育活動。迄今,文化促進廳已在文學藝術、視覺藝術、應用藝術(建筑,設計)和表演藝術(泰國舞蹈、國際舞蹈、木偶戲、影子戲、泰國音樂、國際音樂、戲劇和電影)等領域授予249名藝術家該獎項。獲獎者可獲得每月2萬泰銖政府津貼、每年10萬泰銖醫療補助、每次發生公共災害時補償5萬泰銖等津貼,以及“傳記著述費”12萬泰銖。

    泰國還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如鼓勵相關社區舉辦各種活動,以傳承該社區非遺項目。文化促進廳還通過各地方文化部門和曼谷市文化委員會給予此類社區活動預算支持,組織非遺保護和傳承會議及研討會,通過制作發放非遺保護的小冊子、圖書等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宣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