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這座文藝之都,無處不在的,便是那一份時時刻刻都令人心醉的濃郁的文藝之風。在這份文藝之風中,最令人敬仰的便是文學這座金字塔的塔尖——詩歌!而在對詩歌的這份敬仰中,最令我感動的便是那些身在異國他鄉卻依然堅守著中華詩詞創作的詩人們。
在巴黎的漢語詩人們中,最突出的便當首推“歐洲龍吟詩社”這一個純文學團體中的詩人們了。龍吟詩社在巴黎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詩社在當地最有影響力的中文報刊《歐洲時報》上不斷推出的詩頁成為巴黎華人們最為熟悉也是最為可貴的精神食糧,而其詩頁上“龍吟詩社”幾個字還是由被譽為中國現代詩歌代表詩人的艾青題寫的呢。一個漢語詩社,如此純文學的團體在完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能夠走過那么多個春夏秋冬,詩人們所付出的是怎樣的一種努力與堅持便不言而喻了。
很長時間里,我都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龍吟詩社”這個純文學的團體為何能夠在異域文化中堅守著,并一直堅守到成為一道優雅浪漫的風景。這個問題,在詩社最近舉辦的兩次以詩詞講座和詩歌朗誦為主題的活動中,我想我是終于尋找到了與之對等的答案。
龍吟詩社的兩次詩歌活動,我都以一個詩社成員的身份投入到發起、推動、實施的工作之中,所以便能夠親歷活動的每個環節并感受其中釋放出的各種信息。從活動開始之前的籌備與聯絡,到活動的落實與跟進,我都從中感受到了這樣的詩歌講座與交流是受到大家的期望的。除了認為這樣的交流活動是一個詩社本就應該具備的功能之外,我想它得到大家的期望還有一個更為喜人的原因,那便是詩歌愛好者們不僅需要像詩歌這樣的精神生活,更是需要可以讓他們的精神生活得以交流和展現的平臺。而龍吟詩社開展的詩歌活動,便如春風一般吹開了詩歌愛好者們內心珍藏的那一份用詩意孕育出的花蕾。
沒有哪一位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會輕易地拒絕可以讓他們得到學習詩歌創作的詩詞講座活動,也沒有哪一位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會毫不在意可以讓他們進行心靈交流的詩歌朗誦活動。當然,這里說的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指的是那些正真將詩歌視為生命視為靈魂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而絕非那些借著詩歌的招牌粉飾自己的偽詩人或者偽詩歌愛好者。因為,恰恰是對這樣沒有吃喝沒有功利的最樸素最純粹的詩歌交流活動參與熱情的高低,最能體現出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對詩歌的真愛與否。所以,無論是在詩詞講座會上,還是詩歌朗誦會中,面對那些從遠處或者近處趕來參會的或年老或年青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們,我都從內心深處向他們致以最真誠的敬意,并感動在他們對詩歌的這份真正的熱愛之中。
是的,我要向那些摒棄了世俗名利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們致敬,致敬是因為你們對詩歌的真正的熱愛,致敬是因為只有你們才配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的浪漫稱號。而在這份致敬之后,剩下的將是巴黎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們更多的任務和更深的思考。畢竟,詩歌的堅守除了靠老詩人們不懈的努力之外,更多的還需要年青詩人們的再接再厲;畢竟,龍吟詩社每一步前進的腳步都需要每一位龍吟詩人付出真誠的努力;畢竟,在詩歌這座伊甸園中需要靠每一位詩歌愛好者去用心耕耘。
從龍吟詩社舉辦的詩歌交流活動中滾動出的那份濃郁的對詩歌的熱愛氣氛,不僅僅讓我感受到了在法華人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堅守,更多的是讓我看到了同胞們內心深處對高雅文學的渴求。由此,可以欣慰地說:詩歌在人們心目中依然美好,詩意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人生。(原標題:詩意人生) 來源:歐洲時報周刊 時間:201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