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傳統生產工藝成國際非遺節“生產性保護”典范
2013/7/8 10:53:4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為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十周年,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前開幕,其中一些中藥傳統生產工藝成“生產性保護”典范。
活動薈萃了千余個非遺項目,其中被譽為非遺保護“中國經驗”的全國非遺生產性保護成果展最引人注目。包括東阿阿膠在內的首批41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全國20多個在生產性保護取得顯著效益的代表性項目,集體亮相成果展,向世界進行活態展示。
據介紹,生產性保護是在保持“非遺”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的前提下,將其轉化為產品,開發其經濟價值,進而促進其文化價值的延續,達到保護目的。其中文化價值的傳承是核心,而經濟價值的產出是手段,兩者相互促進。這種保護措施,尤其適用于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藥物炮制等領域的“非遺”項目。(原標題:中藥傳統生產工藝成國際非遺節“生產性保護”典范)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