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世界記憶名錄”:文獻遺產的刻度

2013/7/18 17:13:28 點擊數: 【字體:

    6月18日至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在韓國光州召開第11次會議,審議來自54個國家和組織對“世界記憶名錄”提交的84項申請。最終,被通過的54項文獻遺產作為新增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3個致力于保護文化遺產的項目:保護具有杰出普遍價值的建筑物和自然遺址的“世界遺產名錄”、關注口述傳統和文化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關注世界文獻遺產的“世界記憶名錄”。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文獻遺產與列入其他兩種名錄的遺產具有同等價值。

    根據世界記憶項目的定義,文獻遺產指的是具有信息內容和載體的一份、或有邏輯連貫性的一組文獻(如一個集合、館藏或檔案全宗)。與“世界遺產名錄”中宏偉的建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現象不一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手稿、書籍、信件、繪圖、樂譜、光盤、照片等,只要滿足一定的文獻價值,都有機會成為名錄中的一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1992年啟動世界記憶項目,旨在改變國家、政府、社區和個人重視、保護和利用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等場所內的文獻遺產的方式。該項目分為國際、地區和國家三級名錄,根據申報文獻遺產的地域影響力分別列入不同級別的名錄。國際和地區名錄,以及大多數國家名錄都是兩年評審一次。除名錄以外,世界記憶項目還下設“直指世界記憶獎”,獎金為3萬美元,每兩年評選一次,用于表彰為保護文獻遺產、提高公眾對文獻遺產重要性的認識作出重大貢獻的組織或個人。如,今年的“直指世界記憶獎”頒給了墨西哥非營利協會ADABI,以表彰其在文獻保存、數字化與提高可接觸性方面的創新舉措以及教育與培訓計劃。

    今年新增的54項文獻遺產覆蓋了亞洲、歐洲、非洲、南北美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手稿、圖片、檔案、碑文、條約、文件等。在數字化的今天,新文獻的生成和利用已在轉瞬之間,而文獻遺產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事件,更是人類走過的歷史。

    文字遺產

    由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和古巴聯合申報的埃內斯托·切·格瓦拉生平及著作文獻集,包括這位古巴革命領導人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手稿,以及他在玻利維亞寫下的戰爭日記。文獻共計1007份,8197頁,涵蓋了1928年至1967年期間,格瓦拉創作的或與他有關的革命文章、散文、新聞作品、履歷材料以及他與家人、朋友的書信。還有他本人參與或與他有關的十分珍貴的圖片、影像材料。

    亞美尼亞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圖良手寫的一系列樂譜也被收錄進“世界記憶名錄”。哈恰圖良是前蘇聯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最出名的是兩部芭蕾舞劇的音樂《斯巴達克斯》和《加雅涅》。人們非常熟悉的那首熱烈、狂放的《馬刀舞曲》,便是選自后者。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評價他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型的音樂家,他留給后人的音樂遺產十分全面,幾乎涉及所有的音樂形式。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亞美尼亞民間色彩,給整個中亞的音樂教育都打下了深深的印記。

    被收錄的文字遺產還有《共產黨宣言》手稿頁面和寫有卡爾·馬克思注解的《資本論》,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妻子埃莉諾·羅斯福作為第一夫人的演講稿、音視頻文件等。

    圖片遺產

    由伊朗文檔與外交歷史中心收藏的一組1779年至1926年期間的伊朗地圖集是其中的代表。該地圖集為手工繪制,平版印刷,反映了伊朗卡扎爾王朝時期的地形。其中一幅地圖長47厘米,寬44厘米,描繪的是由阿瓦士大壩連接的兩座碼頭。從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出伊朗高原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是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南北走廊的連接處。該地圖集是一份重要的研究文件,為研究西亞地區人口、自然、歷史和文化地理提供了一個真實的來源。地圖還為西亞地區的邊界線提供了參考依據,與現在的地圖對比,人們會發現人為或自然災害對邊界的影響,以及地域名的變遷。

    名錄還收錄了巴西建筑師奧斯卡·尼邁耶生前繪制的建筑圖紙。尼邁耶是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建筑的倡導者,被譽為“建筑界的畢加索”,他的作品多達數百個,遍布全球10個國家。此次收錄的圖集由8927份素描、建筑相冊和技術圖紙組成,除了用作建筑研究,許多圖紙還是真正的藝術作品。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評價說:“這些原始的圖紙極其罕見,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它們不僅帶有尼邁耶式的自由曲線和詩意,還揭示出建筑大師的工作方法。”

    檔案遺產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申報了班廷和麥克勞德發現胰島素期間所有的相關檔案,包括實驗記錄、藥理分析、隨手寫下的靈感等。胰島素的發現是20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發現之一,給國際社會帶來無法估量的價值。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的發現意味著生與死的差別。班廷和麥克勞德也因此獲得1923年諾貝爾醫學獎。

    19世紀末,在比利時國際目錄研究所工作的保羅·奧特勒和亨利·拉封丹創立了一個新的國際性圖書分類法——國際十進分類法。大大提高了圖書分類與檢索效率,成為目前國際通用的多文種綜合性文獻分類法。二人當時所使用的分類檢索編碼和卡片也作為珍貴的文獻遺產保留下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經歷過的最深重的災難,導致數千萬人死亡和流離失所。戰后,致力于尋找在戰爭中死亡、走失親人的國際尋人服務社(ITS)在德國北部的巴特阿羅爾森市成立。此次列入名錄的檔案包括與納粹集中營、監獄、貧民區有關的材料,那些被迫背井離鄉的人們的命運,以及戰爭幸存者的文檔。由于這些檔案的保存,二戰親歷者很快將不再需要四處口述自己的經歷,這些體積龐大的檔案足以成為最有力的歷史見證。

    符號遺產

    德國內布拉星象盤是一個直徑為30厘米的青銅盤,上面布滿了藍綠色的綠銹和用黃金鑲嵌而成的各種符號。考古學家推測,盤子中間偏左位置的圓形符號可能代表太陽,與它相對的中間偏右位置的符合可能代表月亮,“太陽”和“月亮”被可能是恒星的許多小圓點包圍。在盤邊有兩個后來加上的黃金制弧形物,標志了夏至和冬至之間的角度,盤底的弧形物可能代表的是銀河。這塊擁有3600歲高齡的星象盤是在位于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的內布拉被發現的,它被認為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星象圖。據德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稱,此星象盤展現了在尚無文字記載的時代里人類對于天文學的極大了解和高深造詣。德國提名委員會主席約阿希姆·菲利克斯·萊昂哈德說,這塊星象盤證明了在青銅時代人類就已擁有對于宇宙關聯的確切認知。

    同時列入名錄的還有緬甸曼德勒碑林。碑林位于曼德勒山腳下的一座佛塔外,被譽為“天下最大的書”。729塊緬甸大理石碑圍著佛塔,碑上刻有用巴利文刻寫的全本三藏經文。石碑高1.5米,寬1米,厚0.13米,每塊石碑都建有塔亭。碑林由貢榜王朝敏東王所建,1860年始建,28年后才竣工。當年,敏東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誦讀經文,足足耗費6個月,才將這本浩瀚的“大書”念完。碑林承載的內容之多可見一斑。

    【鏈 接】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299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其中中國有9項,包括今年剛剛入選的中國僑批檔案和元代西藏檔案。其余7項分別為:傳統音樂錄音檔案、清朝內閣秘本檔、云南麗江東巴古籍、清代大金榜、清代“樣式雷”建筑圖檔、《本草綱目》以及《黃帝內經》。(原標題:“世界記憶名錄”:文獻遺產的刻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3-07-1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