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保護方言 使用勝于收藏

2014/6/27 11:44:21 點擊數: 【字體:

  日前,通行粵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廣東省東莞市宣布,將用3年時間建立東莞方言檔案,保護“行走在消逝中”的鄉音。對于以人為載體的語言來說,存入檔案館就可使之安然無恙了么?

  語言從來都是越用越活,不便書記的方言更不例外。況且,不同的語言承載著不同的文化,某些方言更具只可意會的微妙,只有那一方水土的那一方人才明了。因此,將方言存檔的保護舉措顯然不足以保全方言。

  方言生于民間,它的格局自然也在民間。因此,想要保全方言,就要讓方言從民間來、回民間去。只有口耳相傳的方式,能讓方言回響在山溝里、流淌在小鎮上,再活千百年。

  或許在電子設備中,方言在萬年后都能在世上“發聲”,但那時候,若沒有方言的傳承者在,還會有人想去聽、聽得懂、有共鳴嗎?失去環境與主體的“空話”,又怎能得到回響?

  這是保護方言最壞的時代。普通話作為社交“通行證”的力量在壯大,網絡用語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甚至,“火星文”都“登陸地球”了,而舞臺的另一端,鄉音漸遠,一些方言呈現出“退場”姿態。

  但這也是保護方言最好的時代。廣播、電視里播放著方言節目,學者們研究方言并賦予它文化遺產的身份,一些地方辦起了方言少兒班,甚至熱愛漢語的美國人為中國人制作了“鄉音苑”網站和“中國方言地圖”……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語言不是一個死物,它與人的腔調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個俏皮的詞,一句生動的話,只有真人說出來,才能帶來那份人間煙火氣息。

  在推廣普通話的前提下,正確處理、保護地方方言,可以讓更多人不忘記家鄉的聲音,不丟掉與生俱來的地域標簽,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

  使用方言,勝于收藏。念念不忘,才有回響。只有讓縷縷鄉音活在民間,以方言為載體的種種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傳。談界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06-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