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胡同文化研究者:鄉愁式的懷舊保護并不現實

2014/6/27 15:46:08 點擊數: 【字體:

胡同文化研究者:鄉愁式的懷舊保護并不現實
0
曾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的東城區菊兒胡同41號院,底層居所變成了餐廳。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午后兩點多,東城區菊兒胡同并不清靜。這條緊鄰南鑼鼓巷的東西向小胡同,曾經遠離繁華和喧囂,可如今,438米長的胡同里,也有了大大小小20多個商鋪。一位關注北京城市變遷多年的專家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嘆息:“菊兒胡同成了街!”

  這位專家其實并不反對胡同里商業的存在,但他認為商業存在的前提,是符合胡同傳統的歷史格局和肌理,“以南鑼鼓巷為例,南北方向的巷子可以有商業,但東西向的胡同古代就是用來居住的,那么東西向的胡同里就不要臨街開店了。”

  更讓人無奈的是菊兒胡同41號院的變化。這個由著名建筑師吳良鏞設計的“新四合院”,1992年,曾因舊城改造試點的身份引起世界重視,并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設計師的本意,就在于讓居民在庭院深深的胡同院落里,重溫以前大院里鄰里友善的溫馨。可現在看來,居民似乎沒有買賬,青瓦白墻的“新四合院”底層臨著巷子的墻被打破,底層居所被私自拆改成了泰式酒吧、臺灣餐廳等。

  在胡同保護的過程中,類似菊兒胡同41號院這樣,胡同改造計劃在實際執行中“不被買賬”的情況并非個案。以全市文保區改造試點楊梅竹斜街為例,據項目實施主體大柵欄更新計劃執行負責人賈蓉介紹,楊梅竹斜街通過自愿騰退的方式目前已疏解了35%的原住戶,同時引入20多家文化商業,就是希望恢復楊梅竹斜街“商居混雜”的歷史特點,希望居民與新進駐的文化商業能夠融合、互動。如今,修繕一新的胡同里,青磚墁道,花草點綴,電線埋進了地下,頭頂的藍天顯得格外開闊,時不時,還有燕子一掠而過的輕巧身影。然而,進駐胡同不久的咖啡館、陶藝店、國畫藝術館等商業或藝術機構的顧客并不多,胡同里的居民對這些“新門臉”似乎還有點不適應,整條胡同里最熱鬧的地方反而是兩個棋牌室。

  對此,賈蓉坦言,項目最困難的環節的確是社區建設和居民參與。她解釋說,由于產權變更等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住在楊梅竹斜街并且有產權的居民不到一半,并且,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老人、生活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此外,在國內,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社區,包括居民與政府的合作模式都還處于探索的階段。這就使得胡同的居民對于社區的公共文化訴求很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自然也還不夠高。

  不過,賈蓉隨即表示,大柵欄更新計劃與其他開發項目的模式不同,很難說三年、五年項目就全部完成,甚至可能是十幾年的長期項目。但可以確定的是,胡同的保護和發展,不管是什么項目,都需要政府、市場、居民等各方面的合作和參與。

  建筑設計師、胡同文化研究者王碩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小時候就生活在北京,但真沒覺得胡同有多大意思,恰恰是過去十年間,胡同里產生的那種混雜狀態才讓胡同變得有意思了。原住戶、老外、藝術家、小商鋪,大家在胡同里并存,這種混雜狀態使得胡同產生了新的文化活力,但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方獨大,都會導致胡同文化呈現出失衡的狀態。”他打了個比方,一條胡同好比是一片森林,從外面看,你感覺它們長得都一樣,但是里面卻別有洞天,各有特色,每片森林里,都有獨特的依存關系、共生關系或競爭關系。現在,胡同里面的關系已經跟以前很不一樣了,要保護胡同,首先要把這些關系掌握清楚,也就是要把胡同在人文層面、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層面,甚至政治層面的運行機制搞清楚,在充分理解胡同文化的基礎上,才能談介入,談改善。

  事實上,近年來政府對于胡同保護和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北京城市規劃學會2005年完成的《胡同保護規劃研究》顯示,2003年,北京老城區的胡同共有1571條,其中納入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之內的有660多條。去年6月,在西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會議上,時任西城區政府新聞辦主任的孫勁松還曾表示:“西城區在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與發展上,已經把拆遷模式徹底廢除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無論政府還是民間,對于胡同保護到底要保護什么,都沒有清晰的認識。“有人說要恢復完整的四合院,把外來的店鋪、外國人都趕走,重現老頭兒老太太在雕梁畫棟之間提籠遛鳥的場景,這種鄉愁式的懷舊保護其實并不現實。”王碩嘆了一口氣。或許,就像楊梅竹斜街的探索和嘗試一樣,胡同保護和更新的路,也還很漫長。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2014-06-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