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破解甲骨文“新字”玄機

2014/10/20 12:00:49 點擊數: 【字體:



破解甲骨文“新字”玄機

“山”:“山”用五峰構形是新見字形

破解甲骨文“新字”玄機

“五”:用五橫劃表示,并不多見

    旅順博物館是國內大宗收藏殷墟甲骨文的單位之一,所藏數量2211片,主要是“甲骨四堂”之一羅振玉(雪堂)的藏品,極少量是日本人巖間德也的藏品,除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被《甲骨文合集》著錄過587片外,其余從未發布披露過。

    2012年1月,旅順博物館與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合作的國家社會基金項目“旅順博物館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被批準立項,同年7月進入具體操作實施階段。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有了新發現。

    10月17日,本報刊發了消息《甲骨文新發現34個新字和新字形》,文章指出:“在《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首發儀式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鎮豪表示,經過拓片、綴合、分期、分類,從旅順博物館保存的晚清金石學家羅振玉收藏的2211片甲骨中,發現34個新字和新字形”,文章引起了人們關注。連日來,本報記者繼續追蹤,試圖還原新字背后的歷史文化。

旅順博物館舊藏甲骨十分難得

    1940年,甲骨文研究學者羅振玉在旅順去世,他所收藏的甲骨有數萬片散落于民間,新中國成立后分別被各地博物館和研究單位所收藏。這些舊藏甲骨一直為國內外學術界所關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著名甲骨學專家胡厚宣、李學勤、羅琨、張永山等都曾到旅順博物館做過考察,對這批甲骨的史料價值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旅順博物館的這批館藏甲骨雖然是從民間回流,但甲骨文的時間跨度恰好覆蓋了晚商王朝發展的五個時期,十分難得。”宋鎮豪說,由此可見這批甲骨應該是羅振玉先生藏品中的精品。

    2012年7月3日到7月16日,旅順博物館所藏殷墟甲骨的拓片制作完成,近20人傳拓甲骨的大場面在甲骨文發現的百多年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一共墨拓甲骨正反近六千張,還將塵封多年的甲骨上的污物和蟲蛀清除,破碎的甲骨得以拼接,使甲骨實物得到有效保護。

科學新手段助推甲骨文破解

    宋鎮豪說,“旅順博物館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項目采用了科學嚴謹的整理方法,分階段實施了綜合整理與研究:首先進行高清晰彩照拍攝與甲骨拓片制作,將甲骨拓片電子掃面存檔,再進行甲骨分期斷代、組類內容區分及整理綴合與著錄排序,最后進行甲骨釋文與考釋等。

    甲骨文研究大家王國維先生曾提出過利用照片、拓本、摹本“三位一體”的方式進行甲骨文研究。《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一書的重要成果就是首次將旅順博物館所藏全部2211片甲骨按“三位一體”集中發布。宋鎮豪說,將這批羅振玉先生的珍藏甲骨編成著錄出版,可以說是完成了甲骨研究幾代人的心愿。

    本次著錄中還首次將甲骨側邊進行了清晰呈現,清晰的照片和拓本也糾正了以往甲骨文研究的疏忽和錯誤。“過去我們提供的甲骨文照片只有正面和反面,由于技術問題,甲骨側面的鉆鑿形態和文字沒有受到重視,其實鉆鑿的厚度、深度以及里面紋理的變化可以提供貞人(占卜的人)用什么樣的工具、挖的深度等更為詳盡的信息,而且對甲骨的綴合也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宋鎮豪說。

新字中的歷史玄機

    本次“旅順博物館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的重大成果是發現了34個新字、新字形,并全部考釋出來。新字有人名、地名、方國名、祭祀名、語氣助詞等,內容涉及農業、宗教、氣象、戰爭等。史料價值非常高,將對甲骨學科的發展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引領現今甲骨文的研究。

    傅斯年曾用“好像發現一顆新的星球”來形容破解一個甲骨文新字的難度。“甲骨中一個字可能有不同的字形,考釋一個新字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形、音、意;二是結合上下文和新字所處的位置;三是根據甲骨文的語法,判斷新字的詞性。”在宋鎮豪看來,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加上多年的積累經驗,破解新字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難。

    宋鎮豪告訴記者,本次新字不僅大大豐富了甲骨文的字庫,而且隨著新字考釋出來,澄清了一些歷史疑問。“比如考釋出來的新字里,記載著兩種刑法,一種是割耳朵,一種是割鼻子,正好和《尚書》記載的‘五刑’中的兩種吻合。像割耳朵這種刑罰,清代學者孫詒讓認為尚書文獻記載是個誤字,現在看來文獻記載是對的。”

    夏商統治者的田獵,并非純為“淫逸康樂”,還有祭政和擴充肉類食品來源等方面的作用。田獵前,商王也都要占卜。在旅博館藏甲骨中有一塊大龜甲,上面刻著的300個字卜辭記載的就是王的“田獵”,上面有很多地名。“根據當時車行一天60里和步行30里,就可以推算出來田獵所到之處與王邑之間的距離。”

    殷商的卜辭中,多有對氣象的占卜。宋鎮豪說,本次研究發現了“生今日”這個特殊的詞。“生日、生月都是指未來哪一天、哪一月,連在一起使用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宋鎮豪說,他們還發現了從5月到11月歷時超過200天的與歷法有關的卜辭,十分珍貴,為考察商朝的天文歷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數據。

    此外,這次研究還發現了一些人名。“殷商人起名字和我們現在不一樣,他們有的是根據出生的時日,比如上甲微、武丁,有的是根據氏族的名字加一點自己個性化的東西,所以這類人名隨著人的死亡往往會在甲骨文中消失。”宋鎮豪說。

    雖然隨著甲骨學研究的深入,殷商時代從最初的大致輪廓到現在日漸清晰,但宋鎮豪也坦承,我們無法真正回到古人的世界,只能體味遠去世界傳遞而出的歷史文化韻味。(本報記者 吳琳 本報通訊員 秦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10-2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