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篡改亂用成語被禁 網友觀點褒貶不一

2014/12/2 11:48:03 點擊數: 【字體:

  亂改成語,成何體統?

  點擊事實

  “早就該這樣了,惡搞文字也是有底線的。成語都是有典故有來頭的,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一種精神,篡改后還算什么?”11月30日,網友“@楊彌帆同學”這樣微博留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發《通知》指出,一些節目和廣告隨意篡改、亂用成語,如把“盡善盡美”改為“晉善晉美”。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該做法引發網友激烈爭論,焦點網談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進行點評。

  網聚觀點

  “挺禁”派:禁得好!千年文化被攪得不倫不類

  @鴻鵠飛不過瀚海:禁得好!千年文化被攪得不倫不類了!看到“不約而同”(網絡新意:因太久沒有被異性約而變成同性戀的簡稱)差點沒反應過來,誤導大眾。有特點的場合用有特點的詞語,網絡用詞還是不要出現在電視等公共媒體上面了。

  @浩笑的好嗨:不能為了達到某種宣傳,提升收視率或者增強娛樂效果,而顛覆這些成語的本意,要知道電視節目在百姓或者小朋友心中是有導向作用的,曲解成語給社會、給學生甚至給中國文化都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聽阿離講故事:在電視上播放本來就不靠譜。網絡語言本來就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詞兒,那么多小朋友看電視,這樣繼續下去,成語會被誤解的,小朋友全都學錯了,以后連基本正確的成語都不會用了,那時候大家又出來罵當初是什么讓他們丟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再說了,這也不利于傳播機構發揮原本的作用。

  @Xi-李曉曦-YoHoO:現在不少小孩對母語的掌握就不太好,從小受這種網絡流行語的洗腦,對于經典詞語的運用會越來越弱。惡搞詞語真該好好管理了。

  “創新”派:如果古代也這樣,現代就沒有成語了

  @骨朵肖肖:老一輩聽不懂網絡用語可以理解,但是不能阻礙時代的發展啊。等我們老的時候,這些網絡用語估計都是“諺語”了。如果古代也這樣,現代就沒有成語了!

  @武鋒紫劍:中國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不同時代的人一點點創造積累來的!如何能確定現在新創造使用的新詞千百年后不會成為后人的傳統文化呢?文化要向前發展,要創新,要融合,而不是守舊。

  @MacGuffins:語言文字的改變本身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演進過程。現在很多成語和詞語都是古人根據某些典故簡化而來,但絕不止現存的這么多,說明語言在傳播的過程中有自身的過濾功能。

  @KYLE-YJH:人與人之間能夠順利進行交流的前提是共同認可的語言體系。這就內在地要求這個語言體系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否則會讓人們無所適從。如果這個語言體系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和新的需要,就會顯得捉襟見肘了。所以說,適度地創造新詞是必要的。

  “堅守”派:這不是造詞,是毀壞漢語言

  @逝風丶憂悟: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成語和諺語都是有寓意的。成語和所謂的“減縮詞”具有明顯的不同,過去的成語中有哪個像“人艱不拆”、“十動然拒”這種,把一句話抽出幾個字就組成了?我不認為這樣的詞語有實用性和文化性,這只是網絡中人們休閑娛樂的產物,根本無法上升到成語和文化的高度。

  @愛小豬豬的豬:有人說古人都能造成語,我們為什么不能?那我告訴你,古人造出來的詞語、成語都是經典,有理有意,言簡意賅。現在的這些網絡用語粗制濫造,胡拼亂湊,詞不達意,甚至歌詞都能微縮成詞語。這不是造詞,這是毀壞漢語言!

  @公子無雙_75549:亂改成語,成何體統?如果千百年后中國人的文化蘊藏就是雷人、低俗、不知所謂,那么試想一下,中國在外國人眼里會是什么樣呢?

  @心海任遨遊:古人用詞遣字,有其形音義的精確描繪。那是古德智慧的結晶,更是漢人文化的骨髓。如果現代人一味隨性配套,只剩其音,失去其義形,幾代以后華夏子孫將失源頭,成為無根的新興文化。身為炎黃,豈不汗顏?

  專家點評

  創造可以有,但不能破壞原有成語

  “我非常支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做法。只有出臺更多這樣的規定,才能讓漢語言更加規范化。”針對網友們的爭議,河南大學文學院文字學教授魏清源11月30日接受采訪時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有自身的特性,每個成語都由一個相關人物故事或者典故濃縮而成,是一種約定俗成,甚至其中的每個字都有其來歷。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絕不是所含漢字意義的簡單相加。而且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

  “現在人們亂用成語、篡改成語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有些店鋪的門牌,都用一些與大家熟悉的成語諧音的字。我對此強烈反對。”他說,從應用來看,這種做法破壞了漢語言的規范化,破壞了原有詞的詞形,讓人們產生混亂感覺,同時也破壞了其社會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做法維護了漢語言的純潔和規范化,我們都應該支持。“我們可以創造新的成語,但不能破壞原有的成語!”

  “網絡上那些流行的所謂‘網絡成語’,只能看作是網友之間相互娛樂的一種形式,是對成語定義的歪曲。”他認為,現在每年都有很多網絡熱詞,但只有極少一部分被字典采用,其中有很多都逐漸被人們忘記了。“我們對這些詞不必大驚小怪。每個人都有用的自由,但也可以不用,大家不必強求。這些詞也不會融入大眾語言的。”

  他同時表示,經濟社會的發展更需要我們規范漢語或一切詞語,正確地運用成語,用原來的字詞意思,這樣才能規范、傳承和弘揚漢語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2014-12-0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