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11件珍貴文物入藏國博 有文物一度顛沛流離

2014/12/17 10:48:32 點擊數: 【字體:

11件珍貴文物入藏國博 有文物一度顛沛流離

  本報訊(記者 劉冕)新國博開放兩年多,位于中央展廳一側的楠木廳鮮有開放,這個定位為重要文化和國務活動的精巧會議室,昨天向11件珍貴文物打開大門。

  楠木廳內的一張大桌子上,11件文物圍成一圈兒,這些都是國家文物局自2002年以來從世界各地征集到的文物精品。簡短的捐贈儀式一過,耿寶昌等文博專家就圍攏上前,逐一鑒賞。

  一件西周作冊吳盉,通高20.5厘米,通長47厘米,口徑20.5厘米,腹深18.7厘米。雖歷經千年歲月磨礪,樸拙地紋飾依然清晰,有些地方露出發亮的銅色。探頭往器物里面看,盉內底刻著難以辨認的銘文。國家文物局出具的銘文資料顯示:“一共6行,60個字,有些有損。”

  一位青銅器專家為大家講解這件西周作冊吳盉:“‘作冊’是當時的官稱,相當于史官。‘吳’應該是這件器皿主人的名字。”一旁,國家博物館的負責人扭頭囑咐工作人員:“收入文物庫房后,要把銘文清理出來,方便今后展出。”

  一尊北魏砂巖半身佛像保存完整,從相貌上看,眉清目秀、溫文爾雅。專家說:“從質地和造像的造型可以斷代,這件佛像是云岡二期的佛像,當年被盜掘,一度顛沛流離。”

  這次入藏國博的文物大多經歷相似。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致辭中表示,國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視流散文物的征集和保護工作,近年來在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規范運作,征集了一批各類別文物。此次劃撥國家博物館保存的11件文物,是歷年征集文物中的精品,相信這些文物能在國家博物館中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展示,也是這批曾經流散漂泊的文化遺產的“最佳歸宿”。

  捐贈儀式過后,國博工作人員帶著白手套,仔細地將文物層層包裹,放入囊匣。每一件文物的具體信息以及保存現狀都詳細記錄在冊。一件春秋戰國虎形玉佩,整個器形非常完整,表面似有凹凸不平的雕飾。工作人員說:“這件文物的珍貴之處在于雕工,其實表面是平的,是通過技法產生了凹凸的視覺效果。而且玉佩的鼻部還有一些小磕碰。”這些都一一記錄在冊。

  每一件文物的收藏過程都要持續五六分鐘。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表示,一定會加強對這批文物的保護研究和展示利用,以更好地發揮文物價值,服務社會公眾。

  此次國家文物局向國家博物館調撥文物包括商代饕餮紋方彝、西周作冊吳盉、春秋戰國虎形玉佩、北魏砂巖半身佛像、宋代褐漆觀音菩薩坐像、南宋夏圭《秋郊歸牧圖》、《柳蔭牧笛圖》冊頁、明萬歷款五彩穿花龍出戟花觚、清康熙辛丑款銅胎畫琺瑯花蝶題句杯(2件)等,涉及古代繪畫、瓷器、玉器、青銅器和雕塑造像等門類,為我國商周至明清時期文物珍品,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昨天,國家文物局將近年來征集的商代饕餮紋方彝、西周作冊吳盉、北魏砂巖半身佛像、宋代褐漆觀音菩薩坐像等11件珍貴文物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2014-12-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