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27日電(記者 林小春)多國天文學家27日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最古老的一個“太陽系”。它誕生在宇宙的“黎明時分”,至少5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運行。這項發現說明,類地行星的形成遍布宇宙的幾乎整個歷史,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新的線索。
據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報告,借助美國航天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來自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天文學家發現了這個行星系統,并將其中類似太陽的恒星命名為開普勒-444。這顆恒星的年齡達112億歲,而整個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在這個行星系統面前,只有45億歲大的太陽系似乎是個小孩子。
開普勒-444距地球約117光年,位于天琴座,個頭略小于太陽。圍繞它運轉的5顆行星都沒有地球大,個頭介于水星和金星之間。天文學家說,這些行星與開普勒-444的距離僅為地日距離的十分之一,它們的公轉周期還不到10天,由于距離母恒星太近,不適合生命生存。
“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一顆如此古老的恒星,還有這么多的小型行星,非常特殊,”參與研究的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丹尼爾·休伯在一份聲明中說。另一名參與者、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的史蒂夫·卡瓦勒說,開普勒-444非常明亮,用雙筒望遠鏡很容易找到。
研究人員利用一項叫星震學的技術,通過觀察恒星振動引起恒星光線發生的微小變化,推算出開普勒-444的年齡和大小。他們認為,這一發現對了解銀河系中早期行星的形成將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