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月3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3日對外披露:在蒙古國開展考古發掘的中蒙聯合考古隊,2014年度在考古調查與發掘中,發現了一批匈奴與鮮卑時期的房址與墓葬。
消息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蒙古國游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組成的聯合考古隊,2014年在蒙古國詹和碩遺址共清理2處房址和6座墓葬。其中,一座石板砌筑房址,平面形制為長方形,室內空間用泥磚分割成南北對稱的兩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3個小室,室內地面鋪砌石板。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永志表示,根據房址出土陶片推測,此房址的年代應為匈奴時期。詹和碩遺址中,還發現了鮮卑時期的墓葬,墓主人為男性。
此外,中蒙聯合考古隊2014年度還在蒙古國塔林和日木遺址對匈奴時期的三座城遺跡本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測繪,并對其中一座城址東墻、城壕進行解剖,發掘面積為400平方米。
據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此次發掘中一項較為重要的發現是,在一處建筑臺基頂部發現一座墓葬。這個墓葬為豎穴土坑墓,墓底距地表170厘米。墓主人系仰身直肢葬,雙手各放置在胯部,出土金頭飾、銅項飾、銅質化妝工具、鐵劍、皮囊、紡織物等。
匈奴是在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游牧部落。鮮卑是繼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