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文化部201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對外文化交流的重點是以文化帶動“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繼續拓展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設,以及加大對外文化商演力度,向國外講好中國故事。為杜絕海外鍍金,將以是否進入當地主流演出季和商業售票系統,以及主流媒體是否關注為考量標準。
文化要先行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據悉,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期間,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進一步深入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進而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沿線國家落地生根。
文化部介紹,為了深化“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我國將與沿線國家聯合舉辦“絲綢之路藝術節”,以及文化論壇、展覽、演出活動。此外,圍繞“文化新絲路”的主題,聯合譯介、出版相關書籍,拍攝、播放有關影視片,同時要通過音樂、演出、動漫、網游等文化產品,傳承古絲路精神。更要在國家總體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支持中西部省區制定有關規劃,加大哈薩克語、吉爾吉斯語、塔吉克語、烏茲別克語等多個語種的廣播、影視、游戲節目的投入制作,向沿線國家推介中國文化。
經費翻兩番
推動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
關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將在今年上半年為去年已經完成房產購置的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揭牌;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經過近3年的建設已基本竣工,今年也將投入使用。此外,尼泊爾、巴基斯坦、坦桑尼亞等幾個中心也將盡快揭牌。瑞典、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家的選址調研也將在年初完成,如果順利,今年也可投入使用。
據悉,截至2014年底,我國對海外文化中心建設總投資13.36億元。2015年落實的海外文化中心建設、運行、業務經費預算達3.6億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率達181%。
文化“走出去”
以是否進入當地主流演出季為考量標準
將今年作為“全球推廣年”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將立足紐約、華盛頓、威尼斯等國際文化中心,以市場化方式推動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要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正名——那就是,要以是否進入當地主流演出季和商業售票系統及當地主流媒體的關注度為考量標準;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需求、擁有自主版權的品牌產品,推動《武林時空》、《太極星云》等集團自有品牌劇目的國際化商業巡演,加強衍生產品開發。同時籌建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研究中心。
文/本報記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