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繁體”大運河

2015/3/25 15:14:15 點擊數: 【字體:

“繁體”大運河

 

    劉梅花

    我總是固執地認為,長城與大運河,都是“繁體”工程,都是生生的用人力,在地球上夯筑鑿挖出來的奇跡。人類的偉大之處,便是動不動就能創造出來令人驚詫的奇跡來。若是說到大運河,總是最先想到隋煬帝楊廣。也許,年幼時讀的連環畫,便是他昂首立在大運河上的龍舟里,指點江山,額前遮著珠簾冕冠。也許,是他在開鑿運河的間隙里,親自到我們河西的張掖來西巡。

    民間相傳,隋煬帝為了下江南,遍尋江南美女而開鑿大運河。這樣的事情,我是不信的。民間的詼諧和調侃,適合皮皮毛毛的小事情,放在大運河上,顯得狹促。

    運河自然很早也是有的,但不暢通,一截一截的。一個繁榮的社會,需要更加強大的暢通無阻的運輸渠道才能夠支撐,這大概是隋煬帝征發百萬士兵和夫役修造大運河的想法。

    當隋煬帝主持開鑿疏浚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的時候,我們河西有個部落一路風塵仆仆,趕往沙漠中的一座城池,也在城外圍城筑渠引水。被圍攻的是一座富裕的城,財物糧草甚多,但兵力甚為薄弱。圍城者修筑渠道,引來河水淹城。但老天幫忙,落了一場霜,奇冷無比,河水凍住了。河西的寒冷天氣,半年也是有的。耗不住,攻城的人便讓河水改道,渴死了一座城。現在,我們還能找到那座風沙掩埋的殘敗城郭。得勝的部落,總是降服不住自己的內心,四下里頻頻騷擾鄰居們,搶點兒東西,搶點兒地盤。遠在中原的隋煬帝,得到消息大概也是很不自在的。而大運河,正在一點一點匯聚合攏。

    大運河逐步南北連通的時候,契丹的高頭大馬,在古道上響起蹄音,不斷騷擾入侵。邊境之地,茅屋少了炊煙。隋將韋云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得以安寧。

    大運河,開辟通濟渠,“從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黃河,又從板渚引黃河水經過滎澤進入汴水,從大梁以東引汴水進入泗水到淮河。又征發淮南的百姓十余萬人開鑿邗溝從山陽入長江——這就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岸上的楊柳漸綠之際,西域吐谷渾再次寇犯隋朝邊境,貪地荒民,掠奪財物。隋煬帝大怒,立即刀兵相見,保全黎庶。他的西巡,完全是為了征服吐谷渾。隋煬帝喜好修造工程,但打仗也很厲害。大業五年五月,他突然圍擊吐谷渾,大捷。然后從祁連山一路跋涉,到我們河西,威震四方,震懾了廝打的幾個小部落,駐扎張掖。

    隋煬帝西巡,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此次西巡,耗時六七個月,從青海走到我們的河西走廊。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這樣的事情,和開鑿大運河一樣,意義重大。自此,他徹底清除了邊境之侵擾,疏通了絲綢之路的障礙。大概,他是喜歡水路和陸路都暢通無阻的皇帝。國家的繁榮,需要有暢通的路途來支撐,需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障,不然,大運河帶來的繁榮和財富,指不定被人惦記上而奪之。

    還依稀記得幼時看過的連環畫:大運河上,舟船浩蕩。兩岸煙柳堆砌,薄霧迷離。河上船來船往,順流而下的,逆流而上的,船頭立著臨風把酒長袍子的人。還有小而尖的窄舟穿梭,弓著腰撐舟的人,身影枯瘦。繁忙的運河碼頭,人煙稠密,糧船云集。側耳細聽,似乎薄薄的紙頁里能傳來人聲鼎沸的喧囂聲。繁華的場面里,并不繁瑣狹促,卻是一種很從容的優雅富足。一條運河,是勞動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出來的偉大工程,雖艱辛,卻也帶來富足繁華。

    這,大概正是隋煬帝所期盼的。他主持修造大運河,是他的統一的布局和考慮:國要富,民要強,邊疆要震懾。

    隋朝,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大運河的暢通,使得隋朝府庫中積聚了數量龐大的粟米布帛。老百姓說,家里有糧,心里不慌。對于國家,亦是同理。后人評價隋煬帝好大喜功也罷,喜好征戰也罷,開鑿運河勞民傷財也罷,在他的心里頭,大概是有著富國強民的愿望吧?大運河,是足以安放著他雄心勃勃的靈魂。

    長城用來保護疆土的完整,而大運河,則能讓國力強大昌盛。而這兩樣,相輔相成,都是繁體的,沉重的,卻也是對后世中國影響深遠的。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精神不朽的象征。

    如果說,茶馬古道是一首婉約的小詩,而大運河,則是一部長篇巨著,每讀一頁,都能感受到一種浩瀚和震蕩。隋唐以后,大運河沿途成就了許多萬商云集的繁華之地,商業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商市云集,店鋪毗連,都由大運河而生。而文人雅士則喜歡運河沿途的塔影,石橋,煙柳,還有一路畫卷一樣遍布的古鎮,真個兒賞心悅目。而漕運,更是把運河的功效發揮到了極致。大運河上承載的,是調運糧食的重任。唐代,杭州倚借通江達海的大運河與廣州揚州并列為中國三大通商口岸。江南漕運達到鼎盛,手工業和商業極度繁榮。

    唐朝時,除了利用大運河漕運公糧,使得兩岸官辦糧倉集聚,國力充足之外,還在高原邊境上開設了幾十個茶馬互市。最強盛的時候,唐朝蓄養著七十萬匹戰馬。數量龐大的戰馬也是要吃糧食的,這么多的糧食,就是從大運河上源源不斷調運來的。自從隋煬帝親征青海之后,設置了西海郡,為后來唐朝進入青海河湟谷地的商業貿易打下了基礎。而大批軍馬通過茶馬互市涌入中原大地,為唐朝的強盛提供了軍事保障。盛唐的強大,在大運河的水聲云影里蕩漾。

    唐朝的繁華,是建立在一個有敵情意識的基礎上的:我富有,但我也有血性和稟性。強大的軍隊,就是要保持經濟發展下去,日子富足下去,敵人來搶,必然奉陪到底。大運河帶來的富庶,依附在善于戰斗的勇氣和信心之上。

    唐朝肥碩,是因為霸氣張揚。宋朝的瘦,倒不是皇帝的那筆瘦金體,而是夾在契丹和西夏以及遼金之間,夾瘦了,瘦得沒有血色,黃蠟蠟的。宋朝由于大運河航運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江南漕運達到鼎盛,手工業和商業無比繁榮,宋朝在當時可謂超級富國。一旦富足到了令人眼饞的地步,就會被惦記和算計。

    比起唐朝的大氣浩然來,宋朝是有些窩囊的。因為富足,宋朝喜歡過溫軟高雅的藝術光陰,喜歡貴族式的情調。因為過于寬容柔軟,缺少尚武凜冽的精神。重文教,抑武事,宋朝安逸自足,并不善于培育軍隊形成強大的戰斗力。但是,擁有財富和國力強大并不相同。富足中的宋朝,沒有強大國防作后盾,顯得倉皇。敵人來搶奪財富的時候,急急忙忙發出詔書,千里迢迢征求戰馬。那種倉皇之間對戰馬的饑渴里,能感受到瘦瘦的緊張的顧頭不顧尾的宋朝,沒有防范意識的宋朝。是的,大運河帶來宋朝經濟的強大繁榮,大運河養出優雅從容,卻沒有養出血性來。沒有強大的軍隊保障,財富才會被敵人盯上不放。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宋朝只有前者,而少了憂患意識。那時候,大運河大概是哀傷地流淌著。

    唐宋之后,大運河依然是繁忙的。沿著運河,遍布名城古鎮。大運河的水滋潤著一座座古鎮碼頭,滋潤著河岸楊柳草木。商貿往來,船舶載運的民風民俗,官僚貴族,平民百姓,都在運河的水面上繁忙,日積月累,運河文化積淀了深厚悠久的底蘊。史學家說,大運河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這些榮耀的背后,是一條沉默的運河,載負著沉默的愛。

    歲月蒼茫而去,大運河的水聲依舊響徹在光陰深處,還在嘩嘩地涌動不息。姑且不說大運河是開鑿最早的古老運河,有著輝煌的光芒,也不用說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顯赫之極的運輸渠道,單單說大運河留給我們的思考,就足夠盛大了。大運河流淌的不是河水,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縱馬奔騰的血液。大運河承載的,不是帆船,是我們這個民族堅韌不拔負重前行的性格。古人開鑿的不是一條河流,而是中華民族崇高的創業精神,是古人的勇氣和信心的彰顯。

    大運河,流淌著一種不懈奮斗的精神。大運河,是繁體的清韻和深厚。大運河,沒有風花雪月的柔弱,有的,是浩氣長存的氣概和繁榮前行的力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