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世界上像漢字這樣古老的文字,曾經還有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文和瑪雅人的圖形文字。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同波斯王國一起滅亡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紀滅絕了。瑪雅文字僅在歷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從文字的類型看,楔形文字、埃及古文字、瑪雅文字消失后,取而代之的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漢字沒有拼音化,它只是出現了筆畫以及簡化一類的變化。所以漢字原來是表意文字,現在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雖然在漢字發展的一定階段,漢字中出現了形聲字,但一方面漢字不都是形聲字,如“日”“月”等,另一方面有的原來有聲旁的字由于簡化等原因,現在聲旁已不再有表音作用,如“抑”“迎”“皋”“挪”等。
漢字不僅是中國人使用的文字,而且影響了一些國家。大約自漢代以后,朝鮮曾長期把漢語和漢字當作自己的書面語。3世紀以后,日本也使用我國漢字。直到現在,日本文字中還常借用中國漢字,1979年日本《常用漢字表》中保留了1926個漢字。越南也曾長期使用過漢字。至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華裔還用漢字。在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中,漢語是其中一種。
漢字還有其他一些長處和優點。比如,它是“超方言”的文字,可以在我國許多不同語言地區使用。漢字又是成為書法藝術品的文字。漢字每字代表一個音節,可以自由配合,構成優美的對偶和韻文,還可以構成一些特殊修辭方法,形成析字和字謎等。此外,漢字所包含的信息容量最大,有利于口譯和計算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