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高職教師助力民間工藝傳承

2015/6/11 12:15:33 點擊數: 【字體:


高職教師助力民間工藝傳承

紹興銅雕“非遺”傳承人趙秀林(左1)向參觀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傳統民間藝術傳承基地”的來賓介紹自己的作品。 資料圖片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最近舉行了一場拜師禮。隨著青年教師代表深深一鞠躬,他們與當地8位“非遺”大師結下了師徒之誼。

    “子承父業”非傳承良方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紹興文脈昌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光彩奪目。“但在全球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傳統工藝所依存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發生了急劇變化,其保護和傳承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技藝后繼乏人。”紹興市人大常委原副主任、紹興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舒炳炎如是說。

    2012年,紹興成立了傳統工藝創新團隊,幾年來一直致力于保護、挖掘和傳承傳統技藝。“我們一直在找合作、找傳承人,收徒授藝,多年準備、多處選址,就是沒有理想的接應。”高級工藝美術師、“非遺”項目銅雕工藝傳承人趙秀林直言,單靠“子承父業”式的傳承,他們擔心會出現“人亡藝絕”的境況。統計顯示,目前紹興的工藝大師大多在60歲以上,搶救性保護已然迫在眉睫。

    “現在大學中的美術生,他們從小接受的就是西方美術透視和色彩技法,如鉛筆素描、油畫棒色彩、水彩水粉畫等,對中國傳統的繪畫、雕刻、塑型等知之甚少。”有專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傳統民間工藝的廣泛傳播。再加上學習民間工藝,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靜待花開”的堅持,而現代的環境普遍急于求成,年輕人不愿意長時間坐“冷板凳”,因此不容易愛上這些“手藝活”。

    在高校“安家”,好在哪里?

    在經歷一系列“碰壁”之后,傳統工藝創新團隊終于在紹興職院“安了家”。學院一口氣引進了8位“非遺”大師,每位都赫赫有名。譬如:胡克勤,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理事長、省印染行業協會會長、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還有省工藝美術大師陳水堂、王仲章、陳國榮,紹興市工藝美術大師李德順、陳建成,著名留聲機收藏家何鳳漢等。

    在學院新建的傳統民間藝術傳承基地,依次設立了以大師名字命名的8個工作室,銅雕、越窯青瓷、扇面、微書微雕、古家具、留聲機等精品擺放有致。“好開心能夠在紹興職院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得以在這里專心創作并向師生講解、演示我們的技藝。”趙秀林的這番話代表了很多大師的心聲。據介紹,工作室設立之后,紹興職院還將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傳統民間工藝”文化宣講活動,邀請上述大師舉行專題講座,宣講傳統文化、表演傳統技藝。

    “由于民間工藝距離產業化之路尚遠,所以開設相關專業還有待時日。傳統民間工藝一在技、二在藝、三是傳承。”紹興職院副院長黃柏江告訴記者,學院如今考慮最多的還是如何把民間工藝的知識、審美、技術等與職業教育的特點對接起來,如何把大師們的言傳身教與職校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結合起來,借助于花雕、木雕、扇藝等傳統工藝教學實踐,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及學校文化品位。

    青年教師是首批接棒者

    畢業于溫州大學美術學專業的教師葉嵐,2005年進校,一直對越窯青瓷情有獨鐘。此次她恰好拜越窯青瓷傳承人陳國榮為師,“有幸能成為入室弟子,我打算多學習多汲取傳統工藝的精華,學習傳承越窯青瓷在造型、紋樣等方面的精美藝術手法,并把它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之前,葉嵐開了一門“設計素描”課,借鑒越窯青瓷藝術設計現代包裝。2014年起,她又擔任學生社團“瓷藝社”的指導老師。“大師們把工作室開進校園,距離我們這么近,我們非常期待能得到他們的指點,制作出精品并推向市場。”瓷藝社社長林文淇對“接棒”越窯青瓷興趣很濃。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選擇一部分教師先拜師學藝,那是因為很多人已有這方面的基礎與功底,而且具有教育背景的他們也知道如何讓那些90后大學生對傳統民間工藝產生興趣。“一方面,我們找到了傳承人;另一方面,青年教師也能夠用他們的理論素養和創新思維,給予我們創作靈感。”趙秀林說,讓民間工藝“活”起來,甚至“活”得更好,職業院校有很好的平臺和資源。

    (本報通訊員 王東 魏均海 王良軍 本報記者 嚴紅楓)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