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盜墓影視劇美化"土夫子" 盜漢王陵案受"鑒寶"影響

2015/6/29 9:39:21 點擊數: 【字體:


盜墓影視劇美化

盜墓影視劇美化

  近日,盜墓題材《鬼吹燈》、《盜墓筆記》等影視劇開始造勢,引起了收藏界專業人士的擔憂:在當前淘寶熱、收藏熱的風潮下,古墓探險題材影視劇的熱播,是否會起到美化“土夫子”(盜墓者的俗稱)、誤導民眾的副作用?收藏界如何自覺地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遠離非法藏品?最近,記者采訪了省、市文物局法律法規處相關專家,以及湖南收藏界相關專家,其中不少人表示,“盜墓”、“尋寶”類影視劇的副作用不可小覷,刺激盜墓的是利益的驅動,同時,專家還呼吁藏界人士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美化盜墓影視劇副作用不小

  日前,《鬼吹燈之九層妖塔》宣布將在國慶檔期上映;《尋龍訣》將在賀歲檔上映的;《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將以季播劇的形式播出。《盜墓筆記》為規避“盜墓”,更名《考古筆記》;《鬼吹燈》電影主人公胡八一則將從一個誤入歧途的盜墓賊轉化成反盜墓專項斗爭的人才。

  盤點中外影視劇,我們發現盜墓題材是塊“熱土”:好萊塢有著名的《木乃伊》系列、斯皮爾伯格的代表作《奪寶奇兵》三部曲、根據電子游戲改編的《古墓麗影》系列;中國有《夜盜珍妃墓》、《東陵大盜》、《神話》、《刺陵》、《天脈傳奇》等古墓探險尋寶等電影。

  如今盜墓題材再掀熱潮,是否有美化、刺激盜墓的副作用呢? “收藏熱讓藏家懷揣‘撿漏’心理,人人都寄希望于盜墓者不識貨然后自己撿漏,一夜暴富。這些心理不斷地推動了盜墓市場和文物走私的市場。”湖南收藏協會副會長盧伯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08年,長沙發生震動全國的“12·29”盜掘漢王陵案,主犯坦言就是受到電視“鑒寶”欄目的影響,財迷心竅,走上一條不歸路。

  專家呼吁收藏界合法收藏

  “在全民淘寶收藏熱的背景下,很多人開始收藏古玩,一些不法分子靠制作贗品和盜墓來滿足市場需求,我國一些地方盜墓行為比較猖獗。”湖南文物局法律法規處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與影視劇浪漫化的盜墓相比,現實中的盜墓者對文化遺產造成了毀滅性破壞。

  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里,全國有20萬至30萬座古墓被盜。在早期,磚室墓容易發現,早被盜得十墓九空,現在隨著人們對地下認識的深入,很多古代不容易被盜挖的土坑墓,也被有計劃地盜掘,很多重要的墓葬都是先被盜然后考古工作才跟進,進行搶救性挖掘。據了解,目前不僅地下文物被盜挖,地上文物也被盜墓者覬覦,令文物保護面臨的情況更加嚴峻。

  “若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90%的古玩市場屬于非法經營,因為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商品不是贗品,就是不該由個人收藏的出土文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界人士告訴記者,從古至今,盜墓都是重罪,盜墓者損毀的不僅是歷史文化遺產,更踐踏了社會的道德與良知。同時,不打擊盜墓,也將影響文物收藏市場的健康發展。

  湖南收藏協會副會長盧伯雄告訴記者,地下出土的文物不能拍賣,因為拍賣目錄都要文物部門進行審查,所以,走地下通道出口后轉內銷“漂白”的為數不少,這必然會擾亂收藏市場的秩序。他呼吁收藏界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合法收藏,收藏市場才能真正地繁榮發展,千萬不能受利益驅動,做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行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長沙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