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名士故居保護豈能掛牌了之

2015/7/22 9:44:11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見習記者 于悅   
        
  近年來,濟南許多名人故居已遭拆除,例如東流水街一帶的清代著名藏書家周永年故居被拆,歷城區全福莊的清代著名學者、藏書家馬國翰故居2001年被拆,位于舊軍門巷11號的清末名將丁寶楨故居2001年被拆,大明湖南門對面的辛氏公館2008年被拆,岱宗街23號瞿秋白父親瞿圓初故居2009年被拆。

  至于留存下來的名人故居,除了建作紀念館與景點的故居,多數都是由普通市民在內居住,修建多年的老建筑未得到整體性的管理和保護,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破損和破壞,有些甚至被鑒定為危房而尚未得到修繕,前景堪憂。

  對于名人故居的保護,濟南市考古所所長李銘稱:“我們首先要根據法規給這些文物掛牌保護,再進一步就是設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保護。”6月30日,山東省政府公布了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就有幾處名人故居上升為省文保單位,包括鞠思敏故居、舒同、余修及李予昂舊居、張東木故居及東元盛染坊舊址、朱桂山故居。

  南新街的老舍紀念館是這些名人故居中唯一被政府回購、重修的故居,但李銘稱,這一回購過程曾經也是困難重重,歷經十幾年的努力。由于名人故居產權復雜,管理體制多樣,且居住人數眾多,并非所有的故居都能被順利回購建設。“納入國家管理途徑最好,再由文物部門出方案維修,相關部門再將其打造成文化景觀。”李銘說。

  “保護名人故居需要多個部門的協助,不是文物部門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李銘說,除此之外,動員名人后人也是可行之舉,“像路大荒的后人就曾想將故居給政府,都不知道找什么部門。所以就需要政府來牽頭促成并進一步規劃。”

  將名人故居打造為紀念館成本較高,為此業界有人士探討將故居與居住房、餐廳、咖啡館、圖書館等其他形式結合。對此李銘表示:“故居保護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并非一定要無人居住才可以,比如其后人在內居住也是一種文化風貌,只要與名人本身風格相符的方式都可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