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當代漢語中的生僻字:有的用于取名 有的被當考題

2015/9/21 15:57:59 點擊數(shù): 【字體:

當代漢語中的生僻字:有的用于取名 有的被當考題

中新網9月18日電(宋宇晟) 今年的開學季最受關注的從人變成了字。有媒體這樣報道今年的開學季:一張張新生名單匯集在老師眼前,其中一些特別的名字,使老師們無語。

  “老師們無語”肯定不只是因為受到驚嚇,更可靠的解釋是有些字根本不知道怎么念。

  在這篇報道中,一位負責校學生工作的老師證實了這種說法。他說,當他看見新生名單里出現(xiàn)這些生僻字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都念啥?然后趕緊找字典開始查證。

  于是,有媒體整理了一份你可能不會讀的名單。其中有這樣幾個名字:趙溥垚、姚赟、仵逸鋆、于熠璠、禚春祺、仉天琦……

  算命先生和家長眼中的生僻字

  《成都商報》的一篇報道稱,眉山一中學有近千名新生,其名字中含生僻字的學生約有30人左右,其中“沵(mǐ)、凎(gàn)、爻(yáo)”等字連許多老師都不認識,這30人中,至少超過10人的名字是請算命先生等代取。

  之所以要給兒子蘇沵取名為“沵”, 蘇沵的父親蘇鵬解釋,因為找人算過,孩子五行缺水,而且要一個八劃的字配,后來大家翻了字典又征求了算命先生的意見,定下了“沵”字。

  當然,也有生僻字是學生家長所取,該校學生劉翾翯名字就是其母蔣小紅所取,對于名字的由來,身為教師的蔣小紅稱是家人查字典、古書所取。“和那些叫明啊強啊的,顯得家長也有點水平嘛。”
 

當代漢語中的生僻字:有的用于取名 有的被當考題

資料圖:一套康熙本朝《康熙字典》。圖片來源:山西晚報
 

  《康熙字典》成取名、博彩的工具書

  在數(shù)字化十分便捷、人們用移動終端就可以解決任何看不懂的語言的今天,有多少人還會去買紙質的字典,更何況是清代編纂的《康熙字典》?然而事實上,2014年由媒體報道,這部1716年刊刻成書的字典銷量不錯。其中,中華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每年銷量有6000冊至8000冊。

  而上海辭書出版的《康熙字典》的銷量要好于中華書局版。該出版社語文詞典編輯室主任孫畢也奇怪,《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2008年推出,這本書從沒宣傳過,但售價180元的16開版本每年銷售一萬多冊,售價80元的32開本每年也能賣一萬冊,這對價格并不便宜的辭書來說,算是奇跡了。

  買家究竟是誰?對此,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曾表示,有取名者在大量使用,而且這本字典又因文字排版穩(wěn)定,無差錯,不會輕易變更,成為最好的博彩業(yè)密碼工具書。

  如顧青所言,網站、微博、論壇、貼吧,利用《康熙字典》為孩子、公司起名的,確實聲勢浩大。

  一群《康熙字典》的忠實擁躉者是新晉的家長們。為給孩子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家長們便盯上了收錄漢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以求孩子的名字古雅特別。

  此外,《康熙字典》也就成為一些起名公司的生財“利器”。有媒體報道稱,這類買賣在網上鋪天蓋地,還標明了不同價碼,比如為個人起名288元、388元不等,為公司起名688元、988元不等。還有一些網站把網友輸入的名字,根據(jù)《康熙字典》的筆劃數(shù),自動計算出名字的筆劃數(shù),據(jù)此測出其一生的前程、命運、健康等。

  為何一定要以《康熙字典》為標準?一位“命理師”給出的解釋是:“如果說到姓名學的話,不管是繁體字或簡體字,都要以《康熙字典》部首、筆劃為正確筆劃數(shù)來論。”這位“命理師”說,目前公認的起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即依據(jù)姓名的筆劃數(shù)和一定規(guī)則建立起天格、地格、人格、總格、外格等五格數(shù)理關系,以此來推算人的命運。“我們所說的字的筆劃數(shù),并不是習慣算法所算的簡體筆劃數(shù),而是以繁體字《康熙字典》的筆劃數(shù)為準。”他強調。

  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的最愛

  除了和取名有關,老祖宗留下的生僻字也成功融入了今天的娛樂產業(yè)。近幾年,隨著電視綜藝節(jié)目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節(jié)目開始關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少節(jié)目更是聚焦?jié)h字,通過尋找鍵盤里失落的漢字,領略漢字之美,吸引人們的眼球。

  當然,在這些節(jié)目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生僻字。一些漢字連評委都驚呼“不認識,也從來沒見過”。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

  《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就表示,節(jié)目應“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更注重文字背后的價值。他認為:“很多年來,我們習慣了以常用、簡便為文字表達的價值取向,這樣下去,就會影響我們母語的品質,蘊藏在古老經典中的智慧和價值觀就難以得到傳承,我們民族的想象力、思考力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也有反對意見。周有光的弟子、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曾表示,讓初中學生去背字典,掌握一些生僻字,很不合時宜,“它沒有生命了,你焐熱了又能怎么樣”。
 

當代漢語中的生僻字:有的用于取名 有的被當考題
 

當代漢語中的生僻字:有的用于取名 有的被當考題

  復活的生僻字:“囧”、“槑”和“兲”

  不過有些生僻字,還真是不用焐就熱了。

  這些復活了的生僻字由于構字方法較為奇特,在網絡上被賦予新的意義。其實是屬于意外走紅。

  比如“囧”字。這個字本義為“光明”。現(xiàn)在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絡聊天中使用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之意。此外,“囧”字還被形容為“21世紀最風行的單個漢字”之一。

  類似的還有“槑”和“兲”。前者古義同“梅”,由于“槑”字由兩個“呆”字組成,在今天的網絡語言里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后者的古義同“天”。而網絡用語中,常將這個字從上往下念,誤用此字作王八解。當“兲”在網絡上大行其道時,很多網友大呼“噢,我的兲啊!”

  新時代的生僻字:“qióng”和“duang”

  在網絡時代,不僅原有的生僻字被網友重新解讀了,網友還“生造”出來不少“生僻字”。

  例如,在網絡被造出的“qióng”字,就是三個“買”字的疊加,意思是不停地買就會把錢花光,最后變窮。

  而廣泛見于報道的、被稱為“羊年第一個網絡熱門詞”的“duang”字,是“成”、“龍”兩字的組合。這個新造字源于一部成龍于2004年代言的廣告。今年,該廣告再次被網友們挖出來進行了新一輪惡搞。

  《咬文嚼字》名譽主編郝銘鑒表示,這實質上是一種文字游戲,我覺得無傷大雅。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黨委書記、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也表示,隨著社會現(xiàn)象的更新和人們自我表達情緒的加強,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時刻進行著新陳代謝。漢語的語義被人們不斷發(fā)掘,也為新詞的產生留下了空間,這是語言社會學中的一種現(xiàn)象。

  這種社會現(xiàn)象還不只局限于中國,很快就傳播到了國外。“duang”還成了英國BBC的熱門報道,外國友人的報道除了向大家描述了“duang”有多火外,更提出了至今也不懂“duang”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法國網民索性拿來就用,不僅接受“duang”的用法,還為其創(chuàng)造出法語嚴謹?shù)膭釉~變位。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這些新造出的生僻字持反對態(tài)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就說:“字不同于詞,字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需要一定的規(guī)范,這樣才能保證文字在記錄語言時的準確性和可溝通性。網絡作為新媒體,具有傳播快、受眾廣等特點,更應慎重使用此類文字,尤其應該注意是否用在引號中,是否明確標識出戲謔、娛樂的語境。”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