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秋浦河流出的風雅

2015/12/14 10:49:30 點擊數: 【字體:

秋浦河流出的風雅

杜牧像

秋浦河流出的風雅
 
青陽腔表演

秋浦河流出的風雅
 
池州儺戲

 秋浦河流出的風雅

貴池民歌
 

    杜牧:流連秋浦情未了

    杜牧,字牧之,少年志學,滿腹經綸,有經邦濟世之才,充滿報國為民之心。自26歲進士及第、登科入仕,因朝廷昏庸和黨爭,杜牧在京不被重用。武宗會昌四年九月遷任池州刺史。杜牧在池州任上兩年整,政事之余,踏遍池州山山水水,留下了寄情秋浦河兩岸的瑰麗詩篇。其中廣為流傳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杜牧清明節出游秋浦河畔的杏花村,遇雨有感而發所作,杏花村遂成千古名村。

    青陽腔:尋找京劇的源頭

    青陽腔因產生于秋浦河畔的安徽池州青陽而得名。明嘉靖年間,江西的弋陽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陽縣一帶,與當地語言、民間戲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華山佛俗說唱、大型宗教戲劇“目連”還有民歌小調相結合而產生了青陽腔。青陽腔由皖南伸展到閩、粵、湘、贛、鄂、蜀、晉、魯等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徽劇、贛劇、川劇、黃梅戲等劇種的形成與發展,尤其為“四大徽班”進京形成京劇奠定了基礎。青陽腔被譽為京劇“鼻祖”,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顯赫的地位。2006年青陽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池州儺戲:中國戲曲活化石

    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的池州儺戲,保持著最古樸、最粗獷、最完整的原始風貌,是匯聚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文化信息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池州儺戲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敬祖、驅邪納福為目的,以佩戴面具為表演特征的古老戲曲藝術形式,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華山下的劉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帶。2006年,池州儺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貴池民歌:綠水茶山入歌來

    貴池地區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當地群眾自古能歌善舞,人人都有“見景生情,出口成歌”的本領。以貴池羅城民歌為代表的貴池民歌分為山歌、號子和小調三大類。其中“秧歌”“慢趕牛”形式獨特,以山、茶、水等為內容,反映當地漢族民間勞動和生活情景,具有濃郁的江南鄉土風情和韻味,且兼有歌舞說唱,形式活潑、生動,節奏自由,曲調悠長。貴池民歌傳承人姜秀珍把貴池羅城民歌唱到了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