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文化遺產的“活化”保護

2015/12/21 14:55:56 點擊數: 【字體:

  保護文化遺產,可以涵養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內在歷史記憶和文化肌理,從而建立起一種無可替代的文化自信。然而,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呢?筆者訪問過多個國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實行“活化”保護,即讓文化遺產融入當代人的生活,使人們能夠在與歷史文化的對話中增長知識、增添智慧、豐富心靈。縱觀一些國家加強文化遺產“活化”保護的實踐,不難發現,保持歷史的活態,城市文化就有無盡的生命力,而“活化”保護的渠道拓展得越寬闊,文化遺產保護就越有效,人們的情感寄托、認同歸屬和心靈感受度也就越強。
 
  創意性保護,旨在通過創意元素的融入,讓歷史文化融入當下市民生活,讓人們從中感悟歷史、保護歷史。西班牙政府雖已廢除在加泰羅尼亞境內的斗牛表演,但對斗牛場進行了保護性改造。他們引入商業模式,建立商業中心。盡管商業中心里面已經是現代化設施,但外墻仍保留著原始風貌,讓人們享受到現今商業發展帶來的便利之時,也能感受到斗牛場厚重的歷史。
 
  承襲性保護,是從歷史文物所處的現狀出發,將其實用功能盡可能完整地承襲下來,讓它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分離的部分。位于瑞士盧塞恩的卡貝爾廊橋,又名教堂橋,始建于1333年,是歐洲最古老的有頂木橋,橋的橫眉上繪有120幅宗教歷史油畫,沿途還可欣賞描述當年黑死病流行景象的畫作。盡管遭受過火災,這座充滿歷史感的木橋修復后依然得到有效地保護。在此漫步,即可領略彌漫于盧塞恩的浪漫中古情懷。
 
  修復性保護,是最常用的保護方法,即人們常說的“修舊如舊”的方法。二戰末期,波蘭首都華沙85%以上的建筑被毀,老城內一片廢墟,古建筑更是蕩然無存。戰后,波蘭政府決定依照過去測繪留下的完整建筑資料,重建華沙老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老城內900多座古建筑得以重建修復,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殘缺性保護,是按照歷史文物當下現狀予以保護。這種看似沒有保護的做法,其實是對殘缺文物的最好保護。因為,實施修復反而會離散文物神韻,破壞其魅力。希臘帕提農神廟于公元前432年建成以后,命運坎坷,曾先后改做基督教堂、清真寺、軍火庫,終于1687年在土耳其與威尼斯戰爭中被炮火摧毀。現在的帕提農神廟雖已面目全非,但神廟遺跡仍不減莊嚴氣勢,已成為歷史和大自然“再創造”的藝術品。
 
  還原性保護,即借助先進科技手段讓歷史“開口說話”,讓過往的場景精彩再現。在奧地利梅爾克修道院,從大門往里幾十米左右的長廊兩邊白墻上,裝配有電影設備播放懷舊式棕色調影片——19世紀的維也納大街。街上的行人馬車迎面走來,有打傘的女士,牽小狗的老人。游人置身其中,如同逆勢走入時空隧道,一點點追溯歷史時光,欣賞修道院里的歷史精華。這樣的還原出人意料,這樣的保護獨辟蹊徑。
 
  假借性保護,是一種根據某一歷史文物的易損性而通過相對精準的手段加以復制的保護方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肖維—蓬達爾克洞穴,因其洞壁上繪有上千幅史前壁畫而聞名。基于保護巖畫的需要,政府未予開放,但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政府在附近地區仿造了一個洞穴,復制了大致相同的壁畫。這樣既保證洞穴壁畫得到有效保護,也使史前壁畫得以生動展示。
 
  一個國家、一座城市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失去了那些“鄉愁”,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又怎能知道到哪里去?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保護文化遺產的積極意義也許正在于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