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路艷麗)“罄竹難書”還是“磬竹難書”?“嚴懲不貸”還是“嚴懲不怠”?《咬文嚼字》編輯部昨天發布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
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為“生理學或醫學獎”誤為“生理學和醫學獎”、“抗戰勝利紀念日”誤為“日本投降日”、“罄竹難書”誤為“磬竹難書”、“亞太經合組織成員”誤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嚴懲不貸”誤為“嚴懲不怠”、“勠力同心”誤為“戮力同心”、“身價”與“身家”混淆、“發角球”誤為“罰角球”、“綜合征”誤為“綜合癥”,以及電影《失孤》片名的錯誤表達。
《咬文嚼字》編輯部還一一給出了具體解釋,比如,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有媒體在報道時,把1945年9月3日說成“日本投降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又如,《失孤》是一部以“打拐”為題材的電影,影片講述主人公雷澤寬長達十幾年的尋子之路。孤,指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也指年老無子的人。無論是父親丟失了孩子,還是孩子被拐與父母分離,都不能稱為“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