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專電(記者 婁琛)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示范單位首批入選名單于30日公布。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陜西文物復仿制品開發有限公司、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等十家單位入選。
本次遴選活動受國家文物局委托,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聯合組織,主要面向各類博物館、科研院所以及致力于文化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等單位,共收到46家單位的申報材料。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博物館總數達4510家,累計接待7.18億人次。李金光說,博物館通過研發文化產品,既提供了相應服務,“讓公眾把博物館帶回家”,又能增強博物館自我造血功能。從國際上來看,博物館的生存并不完全依賴政府撥款,通過為社會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公共文化服務,贏得社會肯定,從而獲得一定的發展支撐,是博物館解決自我生存之道的普遍做法。
目前,各地博物館對開展經營性活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恭王府的“福”文化系列產品受到年輕人熱捧,年經營收入已經突破7000萬元。今年以來,國家博物館創意產品銷量達到27萬件,未來三年內計劃專門開發一批適應網絡銷售的文化衍生品。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博物館在開展經營性活動方面還比較滯后,規模小,種類不多。希望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基于各自特質和文化基因開發出更多創意產品,與公眾深入互動,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博物館文化產品產生的收入必須服務和支持于其核心業務功能,絕不可損害其職業操守,降低其職業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