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長江大保護,怎么抓

2016/7/4 11:30:51 點擊數: 【字體:

長江大保護,怎么抓
 
志愿者在長江南京段放流魚苗以促進生態修復 泱波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議政建言】
 
  長江流域以18.8%的國土面積,承載著全國32%的人口和34%的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之一。然而當前,長江的保護與發展正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
 
  今年1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再次強調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當前,以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的大保護戰略,成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最緊迫和重大的任務。怎樣才是大保護?在民進中央、全國政協人資環委、長江水利委聯合主辦的“2016·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上,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說,最簡單、最直觀的解釋就是,今后在長江經濟帶,凡是有利于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的事要多做,快做;凡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增長的事要少做,甚至不做。
 
    以用水方式轉變倒逼綠色發展
 
  “中國81%的水資源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長江的水量水質對全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嚴雋琪說。
 
  近年來,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和粗放的用水方式增加了長江流域的用水總量,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嚴峻。數據顯示,長江流域的年用水總量已從1980年的1400億立方米增加到了2013年的2000億立方米,而長江流域多年平均年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800多億噸。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陳琴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節水管理與節水技術還比較落后,嚴重的浪費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問題。
 
  “隨著用水量的增加,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斷增加,水質出現了惡化的趨勢。”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副局長楊永德說,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從1980年不到100億噸,增加到2013年336.7億噸,增長了約2.5倍。
 
  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華東師范大學發展規劃部部長陳振樓認為,監測數據并沒有準確地反映污染狀況。他說,我國水環境污染監測的數據往往都是平均值,所以有的地方群眾感受到的污染狀況已經很嚴重,監測數據卻顯示水質很好。
 
  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推動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必須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先導性、約束性和水利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以用水方式轉變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布局優化,以生態環境保護統領生產力要素配置和沿江經濟活動,推動長江經濟帶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以有序管理促進岸線資源集約利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岸線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長江水利委員會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王永忠說。
 
  長江岸線是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沿江設施建設的重要載體,其開發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港口碼頭、取排水口、跨江設施、生態景觀等,開發強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密切相關,當前上游的岸線利用率約12.5%,中游為23.1%,下游為28%。
 
  上海市的長江岸線利用率以49.2%居全流域首位。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水務局科技信息處副處長崔海靈說,當前已開發的長江岸線功能單一,做景觀的只做景觀,做物流的只做物流,做化工的只做化工,碎片化嚴重。
 
  陳琴說,長江岸線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總體有序,但局部區域岸線利用粗放問題仍較突出。一些項目布局對防洪安全及河勢穩定造成不利影響,有些危化品碼頭、排污口布局不符合河段水功能區水質保護要求,甚至布置在水源保護區內,對供水安全造成重大威脅。長江局部江段分布有一批自然保護區、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等生態敏感區,岸線開發利用也威脅到水生態環境保護。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必將對將來的岸線開發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王永忠建議,嚴格按照岸線規劃確定的岸線功能分區及其管理要求,嚴格分區管制,加強對重要生態區的保護。同時要探索建立岸線資源使用制度,盡快出臺長江岸線資源有償使用指導意見,推進岸線資源有序管理,促進岸線資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
 
    以精準扶貧助力上游地區生態改善
 
  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副巡視員陳永清說,近年來,我們圍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長江流域開發、產業規模擴張與資源環境存在的矛盾十分尖銳,生態環境保護面臨重大的挑戰。
 
  “長江上游地區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上海社科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馮琦說,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一般”和“較差”以及“極差”的超過了整個森林系統面積的一半。
 
  周馮琦發現,長江上游地區的生態脆弱性和貧困程度有非常高的耦合度。很多貧困縣地處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區,由深度貧困造成交通、環境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遠遠滯后于長江保護的要求。
 
  “可以說長江上游地區是中國環境基礎設施的‘洼地’。”周馮琦及其團隊在云南、貴州等地調研時看到,一些居民沿著長江的支流居住,但是沒有任何環境基礎設施,污水橫流,垃圾遍野,觸目驚心。
 
  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地區粗放開采礦產資源,造成地質環境加劇惡化,水土流失嚴重。周馮琦在一個貧困縣調研時了解到,這個縣只有60萬人口,卻有一百多座礦山,七八十座小水電站,平均每五千人就有一座礦山,不到一萬人就有一座水電站,資源開發方式非常簡單粗放,效率低下,經濟效益很差,環境影響卻特別巨大。
 
  周馮琦在論壇上用一張張圖片、圖表直觀展示了她的調研發現,引起了廣泛共鳴,與會專家紛紛為此建言。他們呼吁,推進精準扶貧迫在眉睫,要拓寬長江上游扶貧渠道,加快補齊長江上游貧困地區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改善小流域的生態環境,同時規范和優化長江上游資源開發利用的行為。
 
    ■鏈接
 
    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這些年
 
  2007年,民進中央與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共同主辦首屆長江保護與發展研討會。此后,研討會每一到兩年召開一次,2014年更名“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
 
  2008年,民進中央在全國政協大會上作題為《推進流域綜合管理,重建長江生命之河》的大會發言。
 
  2010年9月,民進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報送了《加強綜合管理,促進水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建議》,并在同年10月舉行的全國政協常委會上發言。
 
  2012年,民進中央與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共同提交《關于進一步促進流域綜合治理與管理的提案》。
 
  2013年,民進中央提交《關于推進解決水利建設用地問題的提案》和《關于加強我國水庫(水電站)群調度管理的提案》。
 
  2014年,民進中央提交《關于盡快建立河道清淤長效機制的提案》,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報送了《關于實施長江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的建議》和《關于設立“長江上游經濟帶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建議》。
 
  2015年,民進中央提交《關于實施長江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的提案》《關于加強長江故道群濕地保護 保障長江中游生態安全的提案》。
 
  (本報記者 周洪雙)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