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令人明智。
《紅樓夢》講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前輩打出的家業,被后人敗掉了。
為什么呢?他們忘記了“艱苦奮斗”的道理,他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能冷靜地反思自己并觀察周邊殘酷的世界,他們把自己關在“大觀園”里,看不到“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那么,研究《紅樓夢》的著作那么多,為什么非要讀慕芝群的《一山放出一山攔——<紅樓夢>與毛澤東的人民史觀》呢?
這本書與眾不同,獨辟蹊徑從毛澤東品薦《紅樓夢》的觀點著眼,以時間為軸,敘議成文,深入解讀毛澤東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心路歷程,深刻闡述毛澤東的人民史觀。全書貫穿中國歷史,打通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中共黨史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探討了家族、朝代興衰規律,總結得失,以史為鑒。
《紅樓夢》所謂“通靈寶玉”之喪失,就是指喪失了冷靜觀察世界變局的能力。一些人的本心與本性被幻覺迷失了,這就是指:他們喪失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能力,喪失了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毛澤東說:我讀《紅樓夢》,是從政治上看問題的。
我們必須用自己的腳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自己的問題——一個人無論讀了多少書,只要他不懂得上述這些道理,便不能算作真正有知識的人。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6—1857年手稿》中說過,中國是在共同勞動中形成的共同體。在共同的勞動與斗爭中建立起來的共同體——這就是天下。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
“相信人民,相信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所謂“改造我們的學習”,就是“洗心革面”,從而改造黨風、學風和文風。
我們固然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必須看到,我們的思想基礎、文化基礎還是不牢固的,只有把物質的基礎和思想的基礎都牢固起來,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算是強起來,我們才能奪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勝利。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當前,正是需要我們提振精氣神的時候,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鞏固好、落實好,以百倍的干勁迎接新挑戰,才能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作者: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