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街頭煥然一新的“中華第一吻”
雅安出土的漢代石棺中中華第一吻原圖(局部)
四川在線雅安頻道(記者 王建明)近日,國內某網站發起的“全國十大丑陋雕塑”評選活動,全國60余個城市雕塑作品榜上有名,其中我省雅安市的“中華第一吻”雕塑和西昌市的“外星人”雕塑名列“榜單”。
記者在該網站頁面看到,該活動評選發起人表示,“拙劣丑陋”的雕塑破壞城市環境的狀況并沒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全國十大丑陋雕塑”評選活動是為了敲響“警鐘”!
城市雕塑,是作品?是藝術?是精神?是人性?還是……
日前,記者前往“中華第一吻”雕塑之地,了解“她們”在大庭廣眾之下“依然親吻”的目的所在。
東漢石棺:國家一級文物
據雅安市博物館館長、文博副研究員李炳中介紹,1969年冬天,滎經縣嚴道鎮新南村農民在農田改土時,發現一座漢墓,墓內有一石棺。當時的生產隊隊長看到石棺完好,是個“盛”農資的好器具,就安排人把它進行清理后,請八個壯勞力,用了一天時間把它抬到了生產隊隊部,用于“盛”肥料。
“文革”后,全國進行文物大普查,滎經縣的文物工作者在走訪中得知這一線索,立即前往新南村,看到石棺內還裝滿生產用的肥料。
在初步確定是東漢石棺后,文物專家們高興不已。親自清除石棺內的肥料,小心翼翼地清理石棺四壁的殘余污垢后,看到有三幅高浮雕刻畫面。其中,石棺一側畫面上有四個大斗拱,中設一門,分隔為左右兩組圖案。畫面中間一位女子半掩著門;女子掩門右側的畫面,是端莊賢淑的西王母坐在帷幔之后;女子掩門左側的畫面,是一男一女盤腿對坐,男子右手輕撫女子的臉頰,女子纖腰長裙,栩栩如生,含情脈脈,似在親密接吻。
由于是東漢石棺,距今1700多年,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后來,經省級權威文物專家鑒定,其為國家一級文物,與同屬雅安市蘆山縣出土之“國寶級”王暉石棺《玄武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這具東漢石棺原物,完好保存在雅安市博物館,和其他數百件文物一起長期免費供游客參觀。
是“接吻”還是“反哺”?
“既然是國家一級文物,我們文物工作者就應該對文物上的圖案進行分析和研究,對他的含義有個合理的解釋。”李炳中說。
從石棺一側畫面上看,左側有一男一女,盤腿而坐,男的右手撫著女的右下頜骨正作親密接吻狀。
當時就有人提出,她們是在“反哺”,不是“接吻”。原因是東漢時期,社會是相當保守的。有人認為此圖為趙茍哺父圖或兒子為孝母親,給母親“反哺”。
但是,更多的人傾向于 “接吻”,認為他們不是“反哺”。從整個畫面來看,畫面中間一位女子半掩著門,女子掩門右側是端莊賢淑的西王母坐在帷幔之后,左側是一男一女盤腿對坐,男子右手輕撫女子的臉頰,女子纖腰長裙,栩栩如生,含情脈脈,似在親密接吻。說明該圖案的創作者思想是開放的、前衛的,反映了當時世人心中“天堂生活”的畫面。
“此雕塑帶有儒家文化烙印,人物造型具有含蓄高雅、穩重端莊的儒家風格,采用繪畫藝術常用的寫實主義手法,刻畫了千年前的浪漫場景,再現了這一對情侶的浪漫瞬間。”李炳中說,根據《漢書.周仁》:“以事得幸、入臥內,于后室密戲(接吻)”。經國內專家學者多次多方考證,此圖為秘戲圖無疑。同時,該接吻浮雕造型是目前為止國內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距今1700多年,故命名為“中華第一吻”。
由以上的出處及歷史淵源看,“中華第一吻”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而且也是“精美”的古代“藝術品”無疑,何有“拙劣丑陋”之定義?如果按照該網站的雕塑破壞了城市環境,那么,西方比利時的布魯賽爾廣場“撒尿孩子”、佛羅倫薩的大衛雕塑等就自然成了西方的城市環境的“破壞者”了。(原標題:丑陋雕塑評選“中華第一吻”原圖出自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