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古建內裸露文物頻受傷 專家:管理方需查清漏洞

2013/3/8 17:01:29 點擊數: 【字體:


    最近,先是故宮博物院內一口鐵缸被觀眾涂寫上“梁齊齊到此一游”,接著頤和園又爆出南湖島涵虛堂一個云龍紋石雕望柱頭丟失的消息……裸露在外的文物頻繁受傷。而且,這些“傷情”最初均是由游客爆料,對此,文物專家謝辰生認為,管理方必須從中吸取教訓,徹底查清日常管理漏洞,及時整改。

裸露老物件是否為文物,難定

物以稀為貴。在北京市的文保單位里,藏著不少身份尷尬的老物件。以故宮御花園為例,一塊塊不起眼的太湖石都頗有來頭,有的是圓明園遺存,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明。然而與展柜里的文物相比,它們的待遇要差得多,除了忍受風吹雨淋外,還屢遭游客攀爬、亂刻。

文物古建里的一草一木一石,到底算文物么?以頤和園丟失的柱頭為例,該園認為其可能是上世紀50年代涵虛堂修復時制作的,目前判斷不屬于文物。然而這并未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謝辰生說:“故宮也修復過,難道就不算文物了嗎?就算不是文物,也不能隨意丟失。”還有的業內人士表示,涵虛堂是古跡,望柱頭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便是修復的建筑構件,也具有文物屬性。更何況故宮和頤和園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園區內老物件屢屢受損,安保監管是否存在漏洞,應當如何整改,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柱頭是不是文物,都必須要保護好。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訓,尤其是引起其他文保單位的重視。”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劉衛東考察了柱頭失蹤現場后表示。

文物上刻字罰200元,太少

如果破壞了裸露文物,將面臨什么處罰?以故宮博物院“題字”事件為例,遭刻字的大缸位于太和殿廣場弘義閣前檐臺基下南側,為清宮遺存的鐵缸。目前,故宮工作人員清理后表示,字跡未對鐵缸本身造成損傷。按照目前的法規,對于刻畫、涂污或者損壞文物尚不嚴重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所在單位給予警告,并可以罰款,罰款數額為200元以下。唯一例外的是長城,在長城磚上刻畫、涂污,如造成嚴重后果,將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點罰款顯然不具備威懾作用。”一位文物一線執法人員透露,“現有法規政策中,破壞文物的最高罰款額為50萬元。比如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行為,才可以被處罰這一數目。”

謝辰生說:“破壞文物并非只有罰款一條路,文物法里明確規定了很多處罰措施,比如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公安部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裸露文物保護光靠圍欄,不夠

“這么重的一件石構建是不可能憑空消失的,管理過程中存在漏洞。這件事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謝辰生說,“一些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可以設立一些圍欄,加強安保巡邏。”

故宮表示將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證據收集。隨著今年完成防盜系統改造,防盜監控裝置將可現場錄像,“梁齊齊”們賴賬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除了技術層面加大力度,北京市文物局安全執法隊隊長趙建明說:“文物工作者人數有限,不可能在每一處柱頭前和大缸前都派一個人盯著。有時候保護文物古跡,更需要的是游客的自覺。”

劉衛東說:“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去白云觀摸石猴,它文物價值肯定高于此次丟失的柱頭。但是石猴依然保存完好。這就說明保護此類裸露文物不能通過簡單的設立一道圍欄,而是要提高游客的參觀素質。”他認為,現在很多人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文物價值,所以造成一些不太顯眼的文物被盜竊破壞。因此,樹立正確的文物觀點,也是加強保護的途徑之一。(劉冕)(原標題:古建內裸露文物頻受傷 專家:管理方需查清漏洞)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03-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