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牡丹亭》引思考:舞劇該怎樣呈現戲曲經典?

2012/11/16 9:31:14 點擊數: 【字體:


    中央芭蕾舞團日前在文化廣場上演的原創舞劇《牡丹亭》,嘗試了"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這部根據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牡丹亭》改編的舞劇,由李六乙任劇本改編和導演,費波編舞。它通過寫意的肢體和時空交錯的手段,試圖呈現原著的精神世界。只是當全劇在一片"繁華落盡皆成空"的場景中落幕時,有一片蒼茫之意涌來。從某種意義上講,作為一部展現東方唯美意境的原創中國芭蕾舞劇來說,《牡丹亭》是成功的,但是它也引發了舞界的深層思考--當代舞劇對于戲曲經典之作的呈現,到底該立足于經典溯本歸元的解讀,還是為顛覆而創新?

    大幕拉開,杜麗娘一分為三:徜徉于后花園的懷春少女白衣杜麗娘、展現原始自我和真實欲望的紅衣杜麗娘以及全劇的旁觀敘述者藍衣杜麗娘(后者由昆劇演員扮演)。事實上,這種人物內心外化的手法并非首見,前幾年藝術節上演過的另一部舞劇《牡丹亭》曾在"幽媾"一節出現4位杜麗娘同臺的景象。但是,這次版本中的3位杜麗娘貫穿全劇,使故事脈絡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現走向更為復雜。尤其是,由于以昆劇旦角承擔的"說書人"杜麗娘始終沒有與其他兩個舞蹈形象的"自我"真正合體,因而難免流于符號化,而其頻繁出現且變化不大的肢體動作,也造成了觀眾某種視覺上的疲勞。

    看得出,青年編導在細節處理上十分用心,比如群舞女演員以單足著紅舞鞋隨柳生"踏雪尋梅",追尋愛情蹤跡。但在寫實和寫意間的對比結構上,仍差了口氣。在二幕《冥判魂游》中超大篇幅描寫閻羅王辦案和主人公還陽路上的鬼火森森,以及尾聲《婚禮》中表現"人間地獄輪回"無變化的圓圈隊形,單調動作的重復編排和禮服展示的手段,雖然處處極為寫實地解讀著原著情節,卻最終未能進一步掀起高潮,未能起到情感遞進和人物內心外化的作用。(作者苗小龍 系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原標題:《牡丹亭》引思考:舞劇該怎樣呈現戲曲經典?)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文匯報(2012-11-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