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開放性公共歷史節“歷史嘉年華”落幕
2012/11/21 11:40: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鄭巧)“國家記憶2012·致敬歷史記錄者”致敬名單18日晚在北京國際金融博物館揭曉,為期5天的“歷史嘉年華”至此落下帷幕。
11月14日至18日,“歷史嘉年華”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個開放性的公共歷史節,由《看歷史》雜志等主辦,眾多歷史及文化機構共同參與。
為期5天的“歷史嘉年華”,包括預熱、講述、表演、展覽、國家記憶主題論壇、國家記憶致敬典禮5個版塊共16場活動。100多位各領域人士分享了他們的觀念和故事,2000多名歷史文化愛好者參與。
其中,“國家記憶·致敬歷史記錄者”典禮是最后一項活動,由《看歷史》在2010年發起,經由知名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并結合網友投票產生致敬名單,今年已是第三屆。
《看歷史》主編唐建光說,在當下中國,有為數眾多的人,勇于承擔搶救歷史記憶的責任,有理由向他們致敬。
本屆年度歷史紀錄片由《先生》獲得,關愛老兵網志愿者則被評為年度歷史行動者,典禮還特別向已故知名歷史學家高華致敬。
“歷史嘉年華”是一項公益活動,民眾可免費報名參加。歷史嘉年華總策劃杜興表示,活動旨在提供看得見,聽得見,摸得著的歷史,讓人們的眼睛、耳朵、身體、心靈完全觸動,充分互動。
其中,預熱活動“歷史相對論”辯論會之“梁啟超之問”,圍繞“走向現代或回歸傳統”、“中國需要‘公知’嗎”、“民國范兒的正反面”等話題展開,引發關注。
音樂人洛兵表演的“撥動記憶”民謠彈奏專場,歆舞界-藝術實驗室表演的舞蹈劇場作品《活著就好》,以及中英金融史特展、“故紙溫暖”——民國最美圖書私人典藏展等展覽,給民眾帶來美妙的視聽享受,讓人們以嘉年華的方式輕松感受歷史。(原標題:中國首個開放性公共歷史節“歷史嘉年華”落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