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廳堂版《牡丹亭》探索戲曲商業化運營模式

2012/11/28 11:06:23 點擊數: 【字體:


廳堂版《牡丹亭》探索戲曲商業化運營模式

廳堂版《牡丹亭》在皇家糧倉演出
 
    近日,為紀念廳堂版昆曲《牡丹亭》在北京皇家糧倉駐演600場,主辦方普羅藝術在北京舉行了一系列昆曲演出活動,引起各界關注。自2007年首演以來,5年間演出逾600場,接待觀眾4萬余人次,皇家糧倉的廳堂版《牡丹亭》被認為是傳統戲曲在市場化運作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其實,近些年傳統戲曲的市場化探索一直在進行,尤其是昆曲這一古老的傳統藝術。繼廳堂版《牡丹亭》之后,蘇州游園驚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張軍昆曲藝術中心還分別在蘇州和上海朱家角推出了實景園林版昆曲《牡丹亭》和《游園驚夢》,也獲得不少關注和肯定。這些對傳統戲曲的新嘗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民間資本主動進入,并自覺探索昆曲商業化生存的可能性。

    高雅藝術的高端定位

    在所有的戲曲種類中,對昆曲的市場化運作是最為多見的,青春版《牡丹亭》、廳堂版《牡丹亭》、實景園林版《游園驚夢》就是其中的典型個例。而廳堂版《牡丹亭》和實景園林版《游園驚夢》更是開拓了傳統戲曲商業化運營的新模式。

    皇家糧倉的廳堂版《牡丹亭》借用皇家糧倉這一歷史建筑,在演出的呈現上,拋棄清末以來舞臺式的戲曲表演,恢復明代昆曲的“家班”演出形式,演員、樂師皆按明代服飾裝扮;在舞美設計上,尊重皇家糧倉建筑原貌,現場采用明代家具陳設,演員完全靠嗓子和身段,謝絕所有麥克風和揚聲器。除此之外,還打出“先享牡丹宴,再賞《牡丹亭》”的概念,將餐飲與昆曲巧妙結合。

    從如此細致和周到的觀演安排可以看出,廳堂版《牡丹亭》主要面向一些高端的消費人群。另外,據蘇州游園驚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立如介紹,實景園林版《游園驚夢》同樣定位于高端市場。那么,昆曲的商業化探索為什么會紛紛定位于高端市場呢?

    “昆曲是一種集中國文人審美大成的藝術樣式,在當下,昆曲作為一門高雅藝術、一種精英文化而存在,它的藝術品質決定了它小眾化的受眾群,所以廳堂版《牡丹亭》的高端市場定位也是尊重當下市場需求的一種選擇。”廳堂版《牡丹亭》藝術總監王翔告訴記者。

    對此,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也表示,昆曲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陽春白雪的藝術樣式,不可能像流行音樂那樣擁有廣泛的受眾。高端的市場定位也是出于現實的考慮。“雖然這種定位使得廳堂版和實景園林版昆曲只能讓少數人欣賞到,但是這種商業化模式的探索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蔡少華說。

    保證品質才會有市場

    廳堂版《牡丹亭》在皇家糧倉能夠駐場演出5年,演出場次超過600場,這兩個數據足以說明昆曲具有不俗的市場號召力。而這種號召力一方面來源于昆曲藝術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廳堂版《牡丹亭》團隊的運營。

    “廳堂版《牡丹亭》能夠走到今天,取得演出600場業績,首先是有優秀藝術家、優秀劇目做保證。從第一場到第600場,我們始終都保持著同樣的藝術水準,從來不敢松懈。因為廳堂版《牡丹亭》這樣的小眾文化項目不可能像演唱會那樣規;度霃V告,它只能依靠口碑。而建立口碑就一定要保證《牡丹亭》的藝術質量。藝術水準和市場運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保證藝術品質才有可能獲得好市場。其實駐演600場只能算是取得了一點小成績,并不值得炫耀。在國外有很多駐演劇目能夠演出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王翔表示,一個劇目能夠持續演下去既要保持水準也要不斷創新。5年間,廳堂版《牡丹亭》每年都在創新,形成了若干版本,不同的版本應對不同觀眾的需求。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迎合觀眾。不管怎么尋求市場,文化產業中文化一定是首位的,不能因為商業利潤而放棄文化品位和文化自尊。

    正視名家的推動作用

    關于廳堂版《牡丹亭》600場紀念活動,還有一段小插曲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其中一場紀念活動演出之后,有網友在網上發布微博稱“觀演嘉賓于丹在上臺發言時被觀眾轟下臺”。一時間,關于于丹是否被“轟”,以及為何被轟成為熱門討論話題。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很多業內人士對于丹等文化名人對昆曲的推廣作用還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蔡少華表示,昆曲能夠有如此好的發展勢頭,與名人的推廣分不開,“我們劇團今年在幾大城市演出全是商業化運作,票房都很好,年輕觀眾占到了七成,可以說白先勇等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這幾年,白先勇帶頭推行的昆曲進校園活動為昆曲培養了一批年輕觀眾。”

    “我們要正視名家的推動作用。很多觀眾不了解昆曲也不知道于丹其實與昆曲有著很深的淵源,所以會有人不理解為什么于丹會出現在昆曲演出場所。沒有提前為觀眾解釋,讓觀眾了解嘉賓與活動的關系,這也是我們主辦方的疏忽。”王翔說。(原標題:廳堂版《牡丹亭》探索戲曲商業化運營模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2-11-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