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國內(nèi) >> 瀏覽文章

居民收藏300張票證 記錄計劃經(jīng)濟的變遷

2012/11/29 11:58:03 點擊數(shù): 【字體:


    家住南王村的任書辰54歲,是公交五公司16路車隊的職工。認識他的人都知道老任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收藏各種票證。目前他收藏的有各種糧票、布票、飼料票、棉花票等共計三百多張。

糧票等各種票據(jù)是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的產(chǎn)物,從 1955年開始,伴隨糧食以及棉花、油類等其他物品的定量供應,在流通領域產(chǎn)生的買賣票證。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它在我國使用達40多年。老任收藏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烙印”。老任說,在那個年代,這些票據(jù)就是人的“命根子”。因為物品是定量供應,沒有票證你就是有錢也買不了糧食、布匹、肉、糖還有自行車。“一定程度上,票據(jù)比錢還要珍貴。”

除去當時物品流通的價值,糧票等票據(jù)印刷圖案很精美,且內(nèi)容充滿了時代感,暗含了國家與社會的變遷,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一兩糧票換了3根冰棍

老任從小時候就開始搜集這些東西。那時父親經(jīng)常給自己兩三市斤(1市斤為1斤)糧票,讓自己去買糧食。任書辰就步行去附近一家糧店購買口糧。他時不時從里面克扣出一兩來,把這個稀罕品夾到書本中小心保存起來。其實那時候糧票不光是可以買糧食,還能換別的東西。任書辰清楚記得他曾拿攢下的一兩糧票換過3根冰棍吃。

以糧票為代表的這些票據(jù),承載著那個年代人與貧苦有關的日子,與生活相關的衣食住行無不透著拮據(jù)。任書辰家當時七口人,一家人就擠在3間土壘的小平房里。老任說那時一次買上兩三斤面就能吃上半個月,那是用玉米面摻著白面做的饅頭。至于肉平時是舍不得買的,唯一的盼望是過節(jié)時多少能割上一些肉,而且那時買肉都是專挑肥的,先放鍋里煉成大油做炒菜用,剩下的肉渣放一點混在菜里吃。“那時吃的菜很多是野菜腌蘿卜是主要菜品之一。穿的衣服,純粹手工縫制,冬天穿棉衣棉褲,外邊要是有件粗布外套就非常體面了。”至于行,任書辰清楚地記得,自行車絕對是稀缺產(chǎn)品,村里有人攢了不少票買了一輛自行車,卻舍不得騎,終日掛在墻上。

艱苦的日子不能忘記

1992年前后,國家同時提高糧食的定購價格和銷售價格,基本上實現(xiàn)了購銷同價。在此基礎上,各地陸續(xù)開始放開糧價、取消了糧票。盡管如此,任書辰仍保留著搜集票證的習慣,只不過目的已經(jīng)變成了純粹收藏。除去自己保存的外,他還發(fā)動身邊朋友四處搜羅,他說,他收藏的不僅是票證,更是過去的一種回憶。

如今的任書辰一家,生活質(zhì)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家四口住上了兩層小樓,糧食再也不是或缺品,想吃米面隨便去超市買。老任自己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有,不光有自行車,家里還添置了家用轎車和電動車。“糧票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但我們也不應忘記艱苦的日子。”他經(jīng)常翻閱自己保存的這些票據(jù),給孩子們講當時的故事。(原標題:居民收藏300張票證 記錄計劃經(jīng)濟的變遷)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2012-11-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途W(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