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學術表達如何對接公共表達 專家,有話請好好說

2012/12/20 15:16:02 點擊數: 【字體:

 
    最近有兩位專家遭到網友炮轟,口誅筆伐接踵而至,冷嘲熱諷不絕于耳。

    一位是中國社科院的唐鈞教授,因其在電視節目上解讀兩起農民工凍死事件時面帶笑容,被網友批為“冷血無情”。另一位是北京大學的李可基教授,在茅臺集團的記者招待會上,稱塑化劑標準不科學、三聚氰胺是無毒物質,此論一出,輿論嘩然。

     唐鈞事后回應說,他平時的面相就是這樣,做節目時未刻意注意表情。辯解貌似入情入理,但仍然難以驅散輿論疑云:即使是天生面相難自棄,談到農民工凍死時是否應該自覺收斂?而李可基在向公眾致歉之余,稱仍然堅持自己觀點。

    專家這是怎么了?黑格爾曾說過,一個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腳下。而專家學者往往被寄予這樣的期許。兩位在各自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為何在輿論場中竟如同過街老鼠一般?其實,專家還是那個專家,只是輿論環境已經“換了人間”,兩位專家的慘淡際遇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專家應該如何說話?

    首先,應該顧及公共表達的道德關懷。有人說,看法比表情重要,專家的智力貢獻才是最重要的,面相悲戚也不能讓凍死的農民工起死回生。這樣說也有幾分道理,然而,知識雖然沒有道德屬性,但是研究知識的人卻有人性溫度。更何況,網絡輿論對弱者有一種天然的同情,“微笑局長”終被民意掀翻不是殷鑒不遠嗎?專家發聲,又怎能只有冷冰冰的專業建議,而缺少作為一個人的道德關懷呢?

    其次,應該處理好學術表達與公共表達的關系。學術研究“居于大學之中,長于專家之手”,并不是大街上妙手偶得的尋常之物,與公眾總是隔著一層。也許,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李可基的確能夠為其“雷語”提供充分證據,但是當專業意見與公眾常識存在出入,是不是就要高揚學術大旗,對公眾常識徹底顛覆?事實證明,缺少論證、簡單拋出雷人結論,只會刺激公眾神經,引發對專家本人乃至其價值立場的懷疑。

    站在學術角度,語言的奔放反映了思維的開闊,專家說話盡可以云卷云舒皆在我、花開花落總隨心。但是話語一旦進入公共空間,就應該充分考慮公眾感受和社會影響。

    學術表達如何對接公共表達,想在公共空間表達意見的專家都應該思考:有話如何好好說。(原標題:學術表達如何對接公共表達 專家,有話請好好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2-12-1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