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學者憂心民族文化趨同:這是人類文明危險的征兆

2012/12/24 16:14:05 點擊數: 【字體:

 
    前晚,華師文學院教授、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成員陳建憲作客該校“百年求索·名師講壇”時稱,民族文化日趨雷同是人類文明危險征兆。

    陳建憲從一個民族的禮儀傳統、舞蹈音樂、節日祭祀、工藝技術等民族智慧方面引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他還通過放映阿拉伯音樂“木卡姆”、蒙古長調等不同民族的樂器演奏視頻,展示了各民族獨特的文明內涵。

    令人堪憂的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人類多樣化文明正向單極化發展。陳建憲指出,正如人們的衣著打扮越來越相似,如今政治、軍事上強勢的國家更容易甚至刻意去同化其他較弱國家的文明,因此各民族原本風格獨具的文化漸漸變得雷同單一。在他看來,這對人類文明發展來說是一個危險的征兆。

    他引用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的話“在未來,各國會以文明為標準衡量自己的朋友和敵人”,指出意識形態會使人分開,而文明則使人走到一起。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使一個民族更具認同感和榮譽感,正如中國“炎黃子孫”的傳說會喚起國人的歸屬感。陳建憲認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和申報導致了大規模的文化“尋根”熱潮,能促使民族民間文化持有者從新角度思考自己所持文化的價值,并在當代條件下進行“基因重組”,從而為當代生活服務。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對我們沒用,而是我們沒能創新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和當代生活緊密嫁接。”陳建憲說。而所謂創新,他認為將傳統神話改編成動畫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張婷 劉曉寒 屈建成 陳攀宇)(原標題:學者憂心民族文化趨同:這是人類文明危險的征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武漢晚報(2012-12-2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